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48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为完善非定常多体分离风洞试验技术,增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对该类试验技术的了解,对两种研究飞行器多体分离问题的非定常风洞试验技术——多体分离风洞自由飞试验技术和风洞投放模型试验技术,技术特点、相似准则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共性特点和差异作了总结和分析。比较了两种试验技术相似准则问题中的轻、重模型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给出了两种非定常多体分离风洞试验技术在级间分离、子母弹抛撒分离和导弹蒙皮/壳片抛撒分离、重块抛撒分离和整流罩分离、飞机外挂物投放分离和内埋武器投放分离等各类多体分离问题的适用性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3.
在旋臂式模型旋翼试验机(简称“旋臂机”)上模拟直升机的垂直下降和斜下降飞行,试验中首次发现了旋翼进入涡环区域的特征现象——旋翼轴扭矩的异常变化。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确定涡环区域的方法,对美国Peters教授提出的涡环边界判据进行了试验修正,进而建立了一套通用的半经验算法,计算出了涡环区域的速度边界包线。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4.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新型脉冲雷达高度表,装于CK1E超低空靶机模型上静态测高的试验方法和结果。结果分析表明该高度表适用于CK1E靶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作为高度传感器,在超低空进行精确而稳定的测高成功。  相似文献   
25.
高速风洞品字形低阻弹外挂测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FL-24风洞中,采用8台天平分别对母机,六枚“品”字形低阻弹及其外挂组合本同时进行了外挂测力试验,结果表明,各外挂物受机翼下洗流影响,其法向力,俯仰力矩特性与其单个外挂物在自由流中呈现的特性大不相同,翼下挂低阻弹及其挂架受侧洗流影响较大,零侧滑角时产季了横向气动特性,处于机翼复杂流场下的外挂物,除滚转力矩量值不大外侧向力和偏航力矩量值分别与法向力和俯仰力矩量值相当。  相似文献   
26.
简要叙述了在西北工业大学二元柔壁自适应风洞中利用面元法进行二元半机翼模型试验的研究情况,分析了面元法的基本思想和部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7.
采用风洞投放模型试验方法对稠密大气层内超声速飞行器两瓣罩旋转分离的运动特性进行研究,试验复现了飞行器两瓣罩旋转分离的整个动态运动过程,并得到飞行器头罩分离后两瓣罩运动轨迹和姿态角的变化规律,试验马赫数Ma=1.5。研究表明:飞行器两瓣罩在预置弹簧力作用下张开一定角度,气流进入两瓣罩腔内后压力迅速升高,高动压气流会对两瓣罩在分离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当两瓣罩根部与弹体间的铰链在临界解锁角η0分离进入"自由飞行"阶段后,两瓣罩的运动轨迹和姿态角主要由气动力控制;弹体飞行迎角α=0°时,上下两瓣罩的运动轨迹和姿态角基本对称,弹体飞行迎角α=-5°时,上下瓣罩的运动轨迹和姿态角明显不对称性,弹体迎角α对两瓣罩分离特性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28.
蒸发室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一种为环形燃烧室提供油蒸汽的蒸发室。研究表明,均匀开孔的蒸发室的最初几排孔的喷汽量较少,使得位于这些孔后的燃气温度较低。后几排孔的蒸发率接近 1 0 0 %,喷汽量与开孔面积成正比。增大最初几排孔的面积,可以得到均匀的喷汽量。   相似文献   
29.
三轴承推力矢量喷管运动学建模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向阳  朱纪洪  刘凯  郑意 《航空学报》2014,35(4):911-920
三轴承推力矢量(3BSD)喷管是实现大角度偏转的推力矢量主要形式,主要应用于垂直/短距起降(V/STOL)飞机。喷管由3段组成,相邻两段通过轴承连接,喷管与发动机出口也通过轴承连接,因此形成了3对转动副,通过3对转动副的转动喷管可以实现偏转到特定的角度及方向。三轴承推力矢量喷管运动学模型是其控制器设计及应用的前提,通过喷管固联坐标系逐级坐标转换的方法得到喷管运动学模型。通过几何关系分析说明了三轴承推力矢量喷管的基本原理,对推力矢量偏转大小/方向与三级喷管转角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分析,在3条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喷管逆运动学控制规律,并利用一个缩比喷管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可以反映喷管运动学特性,逆运动学控制规律可应用于喷管开环控制。  相似文献   
30.
缩比模型飞机及其飞控系统与原型机的相似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量纲理论出发,简单地导出了原型飞机与缩比模型飞机各物理量的相似比例关系.说明了在构成缩比模型飞机数学方程时应注意的问题。用所得的方法,求取了现代战斗机缩比模型飞机的数学方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的。此外,还推导了缩比模型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动态环节相关特征量的相似比例关系.并依据相似的要求提出了在构成模型机飞控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