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582篇
航天技术   37篇
综合类   58篇
航天   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91.
本文在阐述了空中高速路特点和运行设备要求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针对空中高速路运行方式提出了单行航路、多平行航路及多层航路三种思路,并分别建立合适的流量模型进行分析对比,最后进行总结,为我国未来空域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9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利用空间信息显 示与数据管理技术,研究了由机场净空评价管理,机场道面评价管理和飞行区地下管线管理 3个子系统组成的机场飞行区运行数字化管理系统。净空评价管理系统通过坐标变换、净空 限制面三维场景建模、障碍物评价算法研究等,实现了基于地理信息的障碍物三维可视化管 理与评价及基于飞行程序的飞机进、离场动态仿真。道面评价管理系统进行了机场道面三维 场景及道面属性信息数字化、属性信息数据库分析、道面各项性能指标和功能模块的算法研 究。实现了机场道面信息的三维场景显示与属性信息查询、基于现场调查和测试数据的场道 PCN、PCI计算;场道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根据评价结果智能提供维修建议及辅助决策等功能 ,并据此提出了基于空间数据的道面综合评价管理理念。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研究了基于管线 地理信息数据的三维可视化管理模型,实现了地下管线的三维数字化查询与管理。本系统 整合了机场飞行区运行管理的各项功能,使管理工作数字化、智能化,为机场高效运行提 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93.
在非结构网格上对二维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粘性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应用此方法对涵道构型高超声速减阻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空间离散采用VanLeer逆风通量分裂格式,时间推进采用显式的Runge—Kutta格式。化学非平衡动力学模型为五组元五反应模型,对化学反应源项进行了点隐式格式处理,温度场的计算采用牛顿迭代法。分别对二维类弹头体涵道构型、二维半圆柱模型的高超声速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数值结果,并与完全气体绕流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应用于高超声速绕流计算,并且涵道构型具有高超声速减阻特性。  相似文献   
594.
涵道气动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坤  叶正寅  屈展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8):1828-1835
基于动量源方法进行涵道气动力的计算,分别采用响应面模型和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对NASA涵道构型进行优化设计,并对优化结果采用CFD进行验证,优化结果表明两种优化方法均取得了一定的优化效果,悬停状态下,基于响应面方法,涵道拉力增加了19.4%,基于神经网络方法,涵道拉力增加了21.2%.并为了较为细致地研究涵道拉力产生的机理,在对涵道进行建模时,采用一种分区的方法,将涵道划分为6个区域,并得到了涵道拉力在此6个区域上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涵道唇口形成的负压是产生涵道附加拉力的主要因素,且靠近涵道内侧唇口提供的拉力占比重较大.该优化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涵道外形的气动优化设计中.   相似文献   
595.
杨金广  吴虎  杨鹏  毛凯 《推进技术》2013,34(2):161-167
为优化涡轮过渡流道的气动性能,以期提高发动机的整体经济性能,采用二维通流法与单纯性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型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进行了二维优化.优化后过渡流道出口的总压损失系数降低了8.4%,流道扩压能力增加了40.4%,同时过渡流道出口气流均匀性也得到很大幅度的改善.使用CFD技术对初始流道和优化后流道性能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分析比较了过渡流道与整流支板的三维流场分布,从而验证了二维计算与优化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96.
采用高阶差分方法求解非定常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槽道流相干结构的数值研究,与常用的谱方法相比,不需限制边界条件,可用于更一般的粘性流体的流动问题,文中所用时间分裂法和三维耦合高阶差分格式适用于包括邻近边界点在内的整个计算区域,克服了三维各自用高阶中心差分格式不适用邻近边界点的困难。通过算例模拟了槽道流动中单个相干结构的演化发展规律,结果与实验一致。  相似文献   
597.
机场跑道水泥混凝土道面板尺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机场通常采用板宽不超过5 m的水泥混凝土道面板,国际上已有机场采用板宽6 m以上的水泥混凝土道面板。相比大尺寸水泥混凝土道面板,小尺寸道面板容易产生病害。为了研究道面板尺寸对道面性能的影响,基于弹性层状理论体系建立道面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水泥混凝土道面板平面尺寸,研究了考虑温度梯度时飞机荷载作用下道面板内的应力变化。通过某机场实例分析了温度梯度和飞机荷载共同作用下道面板平面尺寸对道面使用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道面板内应力受温度梯度影响较大,常见机型荷载作用下,夏季道面板内拉应力25%以上是由温度梯度荷载造成;不同尺寸道面板在相同荷载作用下,道面产生的损伤量不同,设计过程中加入道面板温度应力计算,选择合适的道面板尺寸,可以显著提高水泥混凝土道面的预期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98.
无隔道进气道RCS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谢雪明  郭荣伟 《航空学报》2006,27(2):193-197
选定无隔道进气道口面参数,在不同的极化方式下对无隔道进气道及皮托式进气道进行了电磁散射特性实验研究。比较了2种进气道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得到了各个口面参数对无隔道进气道RCS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隔道进气道是1种低RCS进气道;鼓包相对来流附面层的高度略低于1.2时最好,唇罩锯齿角在120°~135°最佳,唇罩内切角在60°时较好,鼓包相对唇口的位置在0.7~0.8时较好。终端开口与转动风扇的比较表明,无隔道进气道的后向散射主要来源于外罩唇口的电磁波散射。  相似文献   
599.
针对机场道面修复问题,建立了一种飞机载荷-盖层-道面-含填充地基的力学模型。其中飞机载荷采用主起落架多轮载荷,盖层与道面采用Mindlin厚板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问题的有限元求解格式,分别对道面板在飞机单轮和多轮载荷情况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有关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后研究了盖层厚度、填充半径对位移、应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00.
矩形微槽内FC-72的单相流动和换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槽换热器是解决航空电子设备元器件热控制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以新型电子设备冷却液FC-72为工质,利用4种不同结构尺寸的矩形微槽,进行了微槽内单相流动和强迫对流换热性能实验研究;分析了工质流速、过冷度以及微槽结构等对换热性能的影响,给出了适用于层流和紊流的单相流动阻力特性实验关联式和单相强迫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在矩形微槽换热器中,FC-72的单相强迫对流换热能力能够满足中高强度的电子设备散热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