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86篇
航空   419篇
航天技术   150篇
综合类   61篇
航天   3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31.
132.
涂覆良导体的碳纤维构成了雷达扰达箔条,良导体最好采用金属,如铜、银或铝。这种箔条对于在10~100GHz范围内工作的雷达都是有效的,并且将碳的刚性与所需要的导电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对测氡仪器进行精确校准是氡测量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固体氡气源的稳定性、可靠性在校准中则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RN-FD型固体氡气源对闪烁室K值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认为:RN-FD型固体氡气源标称的浓度值与实际浓度值不一致,标称浓度值只是理论浓度值而不是实际浓度值,需重新刻度才能使用;RN-FD型固体氡气源抽气循环时间不同则浓度不同,但抽气循环时间固定,观测结果比较稳定;对于没有α检查源的台站,RN-FD型固体氡气源可用于氡观测仪器坪区检查。  相似文献   
136.
正邮发代号24-138《化学分析计量》,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分析、计量专业技术类刊物,双月刊,大16开本,单月20日出版。国际刊号:ISSN 1008-6145,国内刊号:CN37-1315/O6。《化学分析计量》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千种表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中国兵器工业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2014年单价  相似文献   
137.
针对共轴刚性旋翼干扰下直升机开展了机体外形对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基于动量源模型和雷诺平均N-S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孤立共轴旋翼下方诱导速度分布和ROBIN机身压强分布的验证计算。然后,对孤立机体以及有双旋翼干扰的原机体进行数值模拟,比较了有无旋翼干扰的机体流场。最后,分析了机头外形、垂尾方向、平尾及垂尾大小对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前飞状态下,有旋翼干扰的机体阻力小于孤立机体的阻力;旋翼下洗流场对机头压力分布几乎没有影响,但对尾翼附近流场有影响;机头采用适当曲率能够减小阻力,垂尾朝向处流场更紊乱;垂尾、平尾越大,其影响区域越大、阻力越大。  相似文献   
138.
在测试了大量环形激光陀螺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当噪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激光陀螺在无源模式下的锁区速率与在有源模式下完全相同。在环形激光陀螺大随机游走的早期认证中发现为本次试验开发的计算机控制台是一非常有价值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9.
复杂动态场景下高精度导航定位是自主无人系统决策规划与控制执行的基础。在城市峡谷、隧道、地下或室内停车场等场景下,卫星信号弱甚至丢失,严重影响了惯性/卫星/视觉等多源融合导航的精度和可靠性。为主动适应动态场景变化,迫切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跨场景的多源融合导航系统。基于动态时变系统的可观测度分析,在线度量惯性/卫星、惯性/视觉等组合导航因子的可信程度,进而采用因子图融合导航框架,根据各组合导航因子的可信程度,主动优化因子构建和增量平滑过程,以实现多传感器自适应融合导航与可靠定位。实验仿真表明:基于可观测度分析方法,能够在线优化因子图计算过程,提升了多源融合导航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和跨场景能力,保证了复杂动态场景下自主无人系统跨场景导航模式切换和连续可靠的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140.
文章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可以预测被天线接收的金属接触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幅值的仿真方法。把辐射场中的金属接触界面设置为非线性电流源离散端口,以该非线性电流源作为激励源通过CST场仿真能够获取天线接收端口的PIM响应。通过少量PIM测试结果可以仿真提取待测样(device under test, DUT)的非线性参数,进而仿真预测DUT在辐射场中任意位置的PIM响应。针对铝合金金属接触DUT,首先采用方同轴缝隙天线测试辐射场中某一位置的三阶PIM(third-order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PIM3)幅值,其次基于场仿真提取了非线性电流源的三阶非线性参数,最后利用确定的非线性电流源仿真预测辐射中不同位置处的PIM3响应,仿真评估和实验测试结果一致。文章为辐射场复杂场景中金属接触PIM的评估及其非线性参数的提取提供了一种可靠且方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