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52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刘正江  汪文涛  林永峰  曹亚雄 《航空学报》2020,41(12):124060-124060
旋翼桨-涡干扰(BVI)是直升机在进场和离场等近地飞行时后行桨叶切割前行桨叶脱落桨尖涡产生的气动扰动,该扰动不仅对桨叶表面压力载荷产生激励作用,同时也会引起旋翼噪声出现激增,旋翼噪声激增的主要成分为桨-涡干扰噪声。本文首先对斜下降桨-涡干扰状态桨叶表面载荷进行数值计算;然后分别阐述了基于改进整周期同步平均旋翼噪声去噪方法、基于多层小波包分解的桨-涡干扰声源识别和分离方法以及基于bartlett时延计算和球面插值的声源定位方法,设计并开展了风洞斜下降状态桨-涡干扰桨叶表面压力和声源定位试验,给出了开发的声源定位软件界面、声源定位图像畸变校准方法及声阵列现场校准方法;最后对比分析了不同试验状态的桨-涡干扰噪声声源特性以及和桨叶表面压力之间的关联性,并给出了声源定位及表面压力试验数据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典型斜下降状态后行侧桨-涡干扰主要出现在方位角310°~330°、径向位置1.6~1.8 m桨盘平面区域。  相似文献   
142.
介绍了对钛合金作为复合材料桨叶包铁所作的研究,包括钛合金选材设计,表面处理、热成型工艺,成型后包铁的残余应力,以及与桨叶胶接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钛合金板材可以用于制造复合材料桨叶包铁.  相似文献   
143.
由于函道和螺旋桨互相干扰的复杂性,函道螺旋桨的设计需要较长时间。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函道螺旋桨初步设计阶段确定桨叶外形的简便方法。首先,根据动量理论计算通过桨盘的流量,再由工程经验估算桨盘前后的压差增量,然后运用叶素理论设计桨叶的几何形状。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加工了桨叶和函道,并进行风洞实验。结果表明,设计值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较好,说明该方法实用、有效,采用该方法可以加快函道螺旋桨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44.
介绍了直升机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高阶谐波控制、结构响应主动控制、单片桨叶控制、地面/空中共振主动控制和电控/智能材料主动控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5.
对旋式轴流风机具有压力增益大、效率高、结构简单和轴向尺寸小等优点,但目前还缺乏现成的设计方法可供借鉴,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个可行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即按照常规单级后扭型和预扭型风机,分别设计对旋式风机的前后两级桨叶,然后修正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给出了这种 方法的要点。讨论了两级桨叶的负载分配和前后桨叶各参数这间的关系。根据前后两级桨叶绕流过程的不同,重点考虑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提出修正干扰的方法。进行风机性能估算,对缩短研制周期、及时修改设计参数、提高设计水平都是很有益的。样机试验表明,风机的设计和性能估算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6.
《直升机技术》2002,(4):15-15
Bristow石油公司的S-76A直升机7月份坠落北海,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主桨叶制造瑕疵以及1999年遭雷击造成的高温损坏是桨叶大梁遭破坏的根本原因。事故导致损失1架直升机和全部11名机组人员和乘客遇难。 Qinetiq公司所做的金相检查表明:在桨叶外段防腐蚀条内侧的斜口接合处有9.5 mm×4.8 mm长的翼尖变弯拆叠在内侧防腐蚀条的外端,疲劳断裂裂纹一直延伸到双翻的防腐蚀条后部,在此处也发现了1999年遭雷击因高温造成的损坏。据英国航空事故调查署称:西科斯基公司相信1999年雷击产生的电流恶化了桨叶制造过程中的瑕疵,导致了大梁的损坏。  相似文献   
147.
为了研究直升机旋翼桨叶在机动状态下的弹击损伤,在数模模拟中,预先考虑了桨叶在机动状态下的拉力、挥舞力矩、摆振力矩对弹击损伤的影响。针对某型机旋翼桨叶,采用全尺寸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弹击数值模拟分析。首先使用自编Fortran程序和VABS软件计算了桨叶剖面特性;之后建立了弹性桨叶结构载荷分析模型,采用CAMRIDII软件计算了机动状态下的桨叶载荷;在此基础上,使用NASTRAN软件对桨叶进行瞬态分析,得到桨叶施加载荷的预应力状态;再使用DYTRAN软件,基于自适应接触法,模拟桨叶弹击损伤。研究表明:桨叶结构损伤程度与弹击速度是非线性关系;除了弹击点,大梁与上下蒙皮的过渡区域是二次损伤部位;桨叶抗弹击设计需要考虑结构件之间的刚度匹配问题,以达到最佳的抗弹击吸能效果与最小损伤面积。  相似文献   
148.
桨叶外形对共轴刚性旋翼悬停性能影响的CFD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桨叶外形是影响共轴刚性双旋翼直升机悬停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其影响机理对提高共轴刚性旋翼的悬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外形参数对旋翼气动特性影响的分析精度,首先,基于运动嵌套网格技术和可压RANS方程,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共轴刚性双旋翼悬停流场模拟的CFD方法;然后,进行了悬停状态共轴旋翼流场气动特性的计算分析,得到上、下旋翼拉力和扭矩沿桨叶展向和周向的分布特征;最后,着重进行了桨叶平面外形参数对共轴刚性旋翼悬停性能影响的分析,包括后掠角、后掠起始位置及尖削非线性弦长分布等,得到不同参数下共轴刚性旋翼悬停效率和压强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桨尖后掠能够使负压中心外移,延缓气流分离,从而提高悬停效率;尖削及桨叶面积集中在中部段的非线性弦长分布能够有效对桨尖进行卸载,优化气动载荷分布,从而改善悬停性能。  相似文献   
149.
针对桨叶气动性能的提高,建立了一套基于悬停状态的共轴双旋翼桨叶扭转设计方法.在该方法中,设定单旋翼桨叶扭转几何安装角,通过仿真验证,合理的桨叶扭转,可提高旋翼性能7.0%;根据桨尖涡对桨叶的影响,以及共轴双旋翼气动特性,分别对桨尖几何安装角及上下旋翼几何安装角进行修正,实现悬停状态共轴双旋翼桨叶扭转设计.最后,对所设计的共轴双旋翼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扭转翼较未经扭转的矩形翼升力提高了10.3%.   相似文献   
150.
直升机旋翼桨叶除冰技术对保证直升机飞行安全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研制的直升机都没有装备旋翼桨叶除冰装置,相关的技术研究也刚刚起步。本文介绍了直升机旋翼桨叶除冰结构设计方法,并在某型直升机旋翼桨叶参考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除冰装置的结构优化设计,确定了一个满足除冰要求和旋翼桨叶的静、动特性及强度要求的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