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航空   878篇
航天技术   213篇
综合类   151篇
航天   3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双定子永磁无刷(DS-PMBL)电机因其转子轭部主磁通变化易受各类参数影响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表贴式串联磁路DS-PMBL电机转子轭部主磁通具体由径向和周向磁通组成,归纳分析了两类磁通的成因及特点,并采用改变极弧系数和增设减重孔的方式对原模型进行优化。最终优化后模型的性能通过了有限元软件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992.
基于一阶PPF的垂尾振动分数阶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文超  李斌  高振宇  王巍 《航空学报》2018,39(8):221884-221884
针对传统正位置反馈(PPF)与一阶PPF控制器控制效果与鲁棒性不足,难以适用于结构动力学特性存在摄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和一阶PPF的分数阶(FOPPF1)控制器,增加了一阶PPF控制器的可设计空间。综合考虑随机响应的频域特性与整体波动强弱,构造了控制器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以粘有宏纤维压电复合材料(MFC)压电片的垂尾模型为被控对象,设计了相应的FOPPF1控制器。该控制器在控制目标频段内的相频特性变化平缓,可有效实现控制相位补偿,且闭环极点对参数摄动不敏感,使得控制器的鲁棒性强。通过试验研究了FOPPF1控制器对于自由振动与窄带随机振动的抑制性能。相比一阶PPF控制器,对标称垂尾模型,FOPPF1控制器在自由振动抑制试验中的等效阻尼系数提高了约50%。当给垂尾模型的一阶弯曲固有频率引入一定量的离线摄动或在线摄动后,窄带随机振动控制试验的结果表明,FOPPF1控制器的鲁棒性、控制效果及控制能耗率明显优于经典的一阶PPF控制器,因此对垂尾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具有良好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3.
994.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卫星太阳阵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个卫星的太阳阵结构。它大量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因而成为一个重量轻、刚度高的先进的大型卫星构件。文中说用了该构件的构造形式、材料性能和制造方法。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挤压型管接头是将套管接头与导管用挤压而加以连接的管接头。与扩口式,卡套式和焊接球头式相比,此种接头不需焊接,具有许多优点。因为具有连接强度高,密封可靠,装配方便等优点,因而得到新的发展。通过研制实例,就挤压工艺和设备,连接性能和密封性能及其试验结果作了综合性论述。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返回式卫星回收片盒壳体拉深成形过程中平板毛坯的设计、工艺参数的选定,给出了中间工序热处理工艺规范。壳体经试模试压,消除了凸缘起皱、壳体长度尺寸内凹等缺陷。提高了壳体的质量,拉深的壳体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及变薄量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介绍了中温应变计在中温传感器上的应用技术。分析了温度补偿这一关键技术问题,为满足中温传感器的特殊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技术措施,从而将中温应变计实际用到了中温传感器上。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坯料反复镦拔、冲孔、上马杠环锻的工艺试制环锻件,检测环锻件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对环锻件进行试加工,得出环锻件的指标达到了模锻件的要求,环锻件的加工性与模锻件基本一致。环锻件的材料利用率比模锻件提高32~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