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46篇
航空   761篇
航天技术   108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24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6 毫秒
971.
利用北京延庆子午工程激光雷达对北京上空钠层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分析研究钠层及其相关参数的周日变化.提取钠层各个高度上的相位信息,与同时段经向风潮汐信息进行比较发现:在各个高度上,二者周日相位数值基本一致.半日相位对比结果表明,虽然存在差异,但整体仍保持较好的一致性.此外,从2014年至2016年每年10月到第二年1月共4个月的钠层连续观测数据中提取钠层周日和半日的振幅和相位,探究北京上空冬季的潮汐特征.结果显示:周日潮的相位自上向下传播,且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垂直波长在40~50km的范围;周日潮较强,半日潮较弱.   相似文献   
972.
利用瑞利激光雷达观测数据,分析了北京地区35~70km高度范围内大气温度和重力波活动的季节变化.发现北京地区30~70km高度范围内的大气温度有明显的年周期变化:平流层顶最高温度出现在6,7月份,大约为270K;中间层70km高度最低温度也出现在6,7月份,大约为200K.以2014年10月14日晚数据为例,分析重力波势能密度,发现50km以下重力波势能存在耗散,而在50km以上重力波近乎无耗散地向上传播.通过对比35~50km高度范围内的平均势能密度,对北京地区重力波活动强弱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上空重力波活动强度具有明显的年周期变化,冬季平均势能密度为18J·kg-1,夏季为8J·kg-1,且冬季重力波活动强度约为夏季的两倍.此外,还分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重力波势能密度随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和不同高度的重力波势能密度不同.   相似文献   
973.
2012年7月海南激光雷达站(20°N,110°E)和北京激光雷达站(40°N,116°E)同时进行观测,对比低纬和中纬度中高层大气钠层分布及密度变化特性.两地使用相同的Nd:YAG激光器和泵浦染料激光器产生589nm激光,设定相同的激光参数,使用相同的直径1000mm的望远镜接收钠层的光子回波.两地均观测到突发钠层和双钠层事件.其中:海口观测到突发钠层事件9个,双钠层事件1个;北京观测到突发钠层事件1个,双钠层事件4个.分析海口和北京同一天夜间观测的大气钠层特性,对比两地同时观测到的钠层高度与密度的不同变化,发现当天夜间低纬度地区海口市上空钠层出现双钠层结构,持续时间123min,但是北京上空钠层没有发现该结构.   相似文献   
974.
基于控制线方法的机载SAR和可见光图像匹配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无人机(UAV)景象匹配导航的现实需求,对具有典型人造场景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提出一种基于直线特征的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直线段检测(LSD)方法提取图像直线特征;其次,构造控制线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控制线的图像配准方法;最后,依据仿射变换模型实现了待配准图像的精确自动配准.实验表明,在SAR和可见光图像存在较大灰度差异、旋转和平移的情况下,该算法仍能精确配准图像,且运算时间大幅减少,能够满足一些实时性较强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5.
机载共性技术是机载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促进机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针对共性技术在民机机载系统研发中的应用问题,通过对国内民机机载系统研制现状的分析,明确机载系统研制对共性技术的需求,对共性技术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服务支持模式、产业集群模式、产业社区模式三种在不同发展阶段机载共性技术的应用模式,并对三种模式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存在的问题和工程实际应用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76.
先前开发的机载软件在民用航空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随之而来的适航问题也越发突出。本文结合国际相关指导性文件以及型号工作经验,对使用先前开发机载软件的适航要求进行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977.
刘畅  陈公牧  李路  王超  谢福林 《飞机设计》2013,(5):18-20,26
从太阳能模型飞机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太阳能电池应用在航模飞机上的技术难点,针对机载平台、太阳能电池应用、推进系统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解决优化方案。实践表明了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能达到只依靠太阳能电池作为动力,实现滑跑起飞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8.
979.
提出了一种基于HMP 异构多核CPU 和资源域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可部署在同一物理CPU 上并满 足DO178C 标准的多安全级别软件运行要求。首先讨论了HMP 异构多核CPU 和资源域控制器的相关概念及作 用,接着介绍了多安全级别系统的实现方案,最后在NXP iMX6 系统平台上进行设计和实现。结果表明,该方 案可成功地实现在机载设备上将不同安全级别的软件部署在同一物理CPU 上的需求,方案具有灵活、成本低 廉和功能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