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46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反舰导弹末端突防对策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国  陈进 《飞行力学》2002,20(3):29-31,35
以反舰导弹为背景,设计了一种末端控制方案,给出了反舰导弹,舰艇和拦截器的简化模型,建立了导弹,舰艇和拦截器的快速仿真算法,开发了一套基于网络的导弹-舰艇-拦截器以及突防效果分析的仿真演示系统。  相似文献   
82.
采用Bernoulli螺旋线来描述航向调整圆锥在水平面中的投影,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在航向调整段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根据末端能量管理段起始点水平面位置和飞行器的能量/航程比动态来生成航向调整圆锥的方法,以及航向调整段和捕获段的制导方法;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轨迹设计和制导方法可以使可重复使用飞行器以自动着陆界面要求的速度和高度对准跑道,实现飞行器安全降落。  相似文献   
83.
提出一种针对小能量亚轨道飞行器在无动力返回末端区域的多参数耦合、能量航向分离控制、动势能匹配衰减的精确控制的末端能量管理方法。以动能、势能作为约束条件,以航程作为优化指标,采用能量控制方法实时生成能量剖面,根据飞行器名义能量/航程在能量剖面中的位置确定迎角,最终生成三个姿态角。仿真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得到了良好的制导结果。  相似文献   
84.
采用伴随技术,得到了确定性误差条件下反舰导弹末端机动突防的稳态脱靶量解析解。利用该解析解,得到了各种末端机动的脱靶量曲线。结果表明,两种非平面机动方式比平面机动方式有更大的脱靶量,从而有更好的突防效果。  相似文献   
85.
试验     
《航天》2014,(10):51-52
EAPS项目恢复飞行试验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增程型区域防护与生存力系统(EAPS)将于8月恢复飞行试验,试验将一直持续到年底。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希望在控制EAPS系统成本的基础上通过试验验证EAPS系统的有效性。EAPS 项目旨在研发低成本、小型化末端防御武器,对付火箭弹、炮弹和迫击炮弹等目标,类似以色列“铁穹”系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曾在2012年3月和2013年3月完成了控制试验弹飞行试验和制导飞行试验。现有的EAPS 导弹采用了射频导引头和十字形鸭式布局,弹长600毫米,弹径50毫米,重约4.5千克。  相似文献   
86.
周敏  周军  郭建国 《宇航学报》2015,36(2):151-157
针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末端能量管理段利用数值优化算法在线规划轨迹的实时性无法保证,工程应用性差的问题,在末端能量管理段的航向调整段(HAC)轨迹前增加直线预测捕获段(PASL),并在该阶段提前完成末端区域能量管理(TAEM)段轨迹的在线规划,从而降低工程中对轨迹在线规划方法实时性的高要求。首先,通过求解零气动角下的质点运动方程解析解,得到直线预测捕获段结束点的飞行状态预测值作为TAEM段轨迹的初始点状态。然后,在线求解以航向调整段进入点飞行器航向角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动压、过载和速度滚转角限制为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得到航向调整螺旋线中心的最优位置。最后,设计了以规划轨迹确定的标称气动角指令为前馈,以跟踪偏差的比例+微分律生成指令(PD)为反馈的TAEM段制导律。算例仿真校验了本文基于弹道预测的末端能量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7.
反舰导弹末端螺旋机动策略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使反舰导弹在与水面舰艇攻防对抗过程中获得较好的突防效果,文章首先对水面舰艇的反导防御体系进行建模,研究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攻防对抗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反舰导弹的螺旋机动突防方法,最后以拦截弹平均脱靶量最小为评价指标选择最优的末端螺旋机动突防策略。  相似文献   
88.
樊朋飞  刘蛟龙  凡永华  闫杰 《航空学报》2018,39(12):322382-322382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能量管理阶段的在线轨迹生成与制导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参数化轨迹描述且不依赖在线积分推演与气动辨识的三维轨迹预测-校正制导算法。首先,设计了由动压上边界、下边界和最大能量边界构成的动压包线,由一个参数对包线内的动压剖面进行描述,采用离线计算的方式预先获得飞行航程随动压剖面参数、倾侧角和能量高度变化的关系并存为三维数表。随后,根据当前状态和地面航迹参数计算得到各飞行阶段地面航程信息,在待飞航程的预测中,考虑侧向机动的航程损失和模型偏差影响,采用分段查表和在线估计航程修正系数的方法对预测航程进行了两次修正。最后,研究了约束条件下的多轨迹参数连续更新策略,以保证消除航程偏差的同时轨迹具有适宜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初始位置、能量状态散布不敏感,其末端位置控制精度保持在米级。完成单次轨迹预测-校正的时间不超过2.3 ms,拥有较高的在线预测效率,对突发故障造成的模型偏差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9.
对空间机器人用末端执行装置的功能展开分析,确定表征产品功能的可靠性特征参数和分布类型,提出一种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法。结合空间站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给出具体应用验证,包括产品分析、可靠性模型的建立、特征量和分布类型的确定、样本量的选取和故障判据等内容,为其他复杂空间产品的可靠性验证提供思路。该验证方法基于计量型可靠性试验的基本思路,通过极小的样本量完成产品的可靠性验证,大幅缩减研制经费,降低科研成本。  相似文献   
90.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能量管理段初始状态存在大范围摄动问题,提出一种双层迭代末端能量管理段轨迹设计方法。首先,将地面轨迹设计问题简化为求两直线公切圆问题,仅需改变单一参数即可大范围调节航程,得到可行地面轨迹;针对纵向平面,提出双层迭代轨迹设计算法,内层迭代剖面参数保证飞行器满足末端状态约束,外层迭代地面轨迹参数改变航程。然后,提出了制导方法和双层迭代校正算法,并开展了仿真计算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状态存在大范围散布情况下,所提算法均可得到满足需求的地面轨迹和纵向剖面参数,保证飞行器顺利到达自动着陆窗口,末端状态误差较小,具备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