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98篇
航空   567篇
航天技术   389篇
综合类   97篇
航天   7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862.
《航天器工程》2010,(4):40-40
据美国spacenews网站2010年6月9日报道,根据NASA6月8日授出的一份合同,轨道科学公司将在2012年为NASA发射小型太阳观测望远镜。这颗科学卫星名为“红外广域成像分光计”(IRIS),将由飞马座-XL空射火箭发射。搭载火箭的载机将从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IRIS由洛马公司研制,长3m,  相似文献   
863.
机载协同数据链系统是未来空战各种飞行平台间相互协同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美军的战术目标瞄准网络技术(TTNT)、机间数据链(IFDL)以及F—35采用的MADL数据链,从而反映了机载协同数据链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64.
驻涡燃烧室凹腔流场结构实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驻涡燃烧室采用凹腔结构稳定火焰,研究凹腔内不同燃料与空气喷射情况下的流场结构非常重要。采用粒子成像测速仪(PIV)测量了驻涡燃烧室凹腔在不同主流速度下的流场,并对比分析了凹腔进气结构分别为不开冷却缝及油气渗混孔、开冷却缝不开油气渗混孔、开冷却缝和后体油气渗混孔、开冷却缝和前体油气渗混孔时的流场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主流速度下所设计的不同凹腔进气结构均能在腔内形成稳定的涡,冷却缝对流场的影响较小,凹腔油气掺混孔在开孔截面上对流场及涡核中心位置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65.
体系结构驱动的AFDX网络内容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倪琛  李峭  何锋  王彤 《航空计算技术》2010,40(6):120-122
采用SAE AADL语言,建立AFDX网络互连综合化处理任务和通信任务的模型,对通信任务的数据内容、格式、性质进行定义;按照体系结构模型驱动的方式,建立内容管理数据库,完成AFDX网络中数据接口格式与内容的描述与建模,并进行数据库管理下的自动配置与部署。  相似文献   
866.
在研究多目标ISAR成像回波信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图重排的时频分析ISAR成像算法,针对同一距离单元内不同径向速度和不同微动状态两种情况的弹道导弹多目标ISAR成像问题进行了新算法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成像方法具有优良的时频聚焦性能,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7.
为了解决工业X射线无损检测中图像配准的问题,以计算机断层(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图像中物体的位置变化与采集的投影数据之间的理论关系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正弦图的CT图像配准算法.该算法结合实际的投影采集系统对投影信号进行预处理,并利用投影信号的相关性寻找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解决二维平行束和扇束投影采集方式下物体二维刚性变换的配准问题.由于提出的算法是在重建之前的投影域内进行,因此相比传统的图像域内的配准算法适用性更高,尤其当投影数据不足、质量不高、噪声较大、重建图像有严重的伪影时,该方法更加有效可靠.对某一封装零件的配准结果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68.
曾祥能  何峰  张永顺董臻 《宇航学报》2011,32(12):2560-2566
为解决传统高分辨和宽测绘带以及高信噪比和宽测绘带之间的矛盾,采用面阵合成孔径雷达(SAR)多维波形编码(Multi-Dimensional Waveform Coding, MDWC)技术,提出了将面阵分为多行多列的子孔径,将距离维测绘带分成多个子测绘带进行脉内扫描照射,同时对子测绘带内子脉冲信号进行频分编码,并采用低PRF发射,接收端则利用方位向多个相位中心解多普勒模糊,获得宽测绘带、高分辨与高信噪比等多项性能,仿真试验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9.
为了解国外航天测控领域信息安全发展状态,借鉴CCSD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信息安全工作组成果,在介绍CCSDS空间数据系统安全体系结构的发展背景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空间数据系统安全体系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了CCSDS信息安全体系结构在系统简洁可用、注重天地一体化和多视图设计等方面的特点,指出了该系统在安全技术不全面、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和地面系统安全体系缺失等方面的设计不足,并结合我国航天任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建设现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870.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2,(6):54-54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4M+(5,2)型火箭4月3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NRO)的一颗秘密军事卫星,代号NROL-25。这是国家侦察办年内拟进行的4次发射中的首次,也是德尔它4M+(5,2)型火箭的首次发射。尽管任务保密,但NROL-25据信是国家侦察办在“未来成像体系”(FIA)计划下研制的新雷达成像卫星系列中的第二颗卫星,即“FIA-雷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