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26篇
航天技术   352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这幅令人吃惊的全景图呈现了智利帕拉纳天文台巨大望远镜的观测平台。拍摄时间为清晨,月亮仍高悬在天空,一片安静宁和的景象,与天文台内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82.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2,21(4):4+25+50+77+99+110+129-130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主镜低温试验完成 据NASA网站2012年6月6日报道,NASA完成了“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18个主镜的低温测试。在马歇尔航天中心的X射线和低温设备中,该望远镜被放在-248℃的环境中接受测试。研究人员通过反射到传感器的激光来测量望远镜主镜形状随温度的变化。全面展开时,“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尺寸超过“哈勃”的6倍,它观测的距离更远,可观测到遥远星系的光。该望远镜有18个6边形的镀金主镜,其背面被镂空并采用肋状支撑,比“哈勃”质量更轻,同时保持了精确的形状。  相似文献   
83.
为了验证既有宽视场,又有高分辨率的小型望远镜的可行性,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研制了1台演示验证样机,并进行了地面试验。该望远镜的焦距为1.08m、孔径f/6的三反射镜消像散系统,在8.4××1.4°的整个视场内具有高成像质量,其调制传递函数约为0.54(取频率为N)。焦平面上有2个通道:一个是24000像元的全色通道;另一个是3谱段的多光谱通道,每个谱段有12000像元。整台望远镜(包括反射镜、结构、遮光板和焦平面)质量不到45kg。为了简化结构设计,缩短校准所需的时间,同时保证望远镜的高稳定性和优良的成像质量,在样机的研制中采取了有效的技术措施。文章第一部分介绍望远镜的设计,第二部分介绍制造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4.
我国空间望远镜展望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马品仲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宇宙,更精细地观测天体和研究银河系及河外星系的详细情况,探索宇宙起源、年龄和黑洞秘密;确定类星体、彗星和遥远星系的化学成分、温度、运动和物理特性;建立恒星光度标准,研究其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85.
地球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那里是否存在生命,甚至是有智慧的生命?这是从古代先哲到现代的科学家都孜孜探究的问题.在时光已经跨入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哲学的思考与凤毛麟角的观测上,人类已经进入到了利用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寻找这些问题答案的技术时代.  相似文献   
86.
茫茫宇宙,无边无际;仰望长空,苍穹无限。宇宙间万事万物均由物质组成,有物必有形,那么宇宙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是很玄妙,其实只要知道物质占有空间就一定会有形状的简单道理,这个问题也就很自然了。在远古时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仅仅限于两眼所能看到的现象。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夜晚满天繁星闪烁,天明天黑往返相同,就好像头顶上有一个巨大无比的罩子。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在罩子顶上按固定的位子运行,风雨雷电是在天地之间形成。人类活动的大地是这罩子底下的平面,树木、动物以及人类,都是在大地…  相似文献   
87.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2-143
2008年10月中旬,美国MSNBC网站公布迄今最伟大的8台太空望远镜,近20年里这些先后进入太空的望远镜好比“太空之眼”,帮助人类对宇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8.
星系碰撞     
白木 《飞碟探索》2008,(9):48-49
美国航天航空局的弹头式太空望远镜已经将它的红外线眼睛对准了一个正在发生碰撞的星系——线状星系。这里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充满了死亡,而是蕴含着许多新生命的诞生。正在互相融合,就像牛奶与水搅拌在一起一样。弹头式望远镜的红外线可以穿透尘埃发现其中隐藏着的新生星体。在最近对线状星系的研究中,弹头式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新星.  相似文献   
89.
夏光 《国际太空》2006,(5):15-19
□□2006年2月22日,日本从鹿儿岛县内之浦航天中心用M-5火箭发射了ASTRO-F红外天文卫星.  相似文献   
90.
最近,由斯隆数字巡天观测计划与哈勃空间望远镜两强联手,发现了19个新的引力透镜星系,加上原先已知的,目前引力透镜星系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00个。2005年11月17日,美国航宇局的有关网站公布了其中的8个,是从19个当中精选出来的。这些引力透镜现象是最完美的,在已经观测到的所有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