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395篇
航天技术   72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2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大型相控阵天线试验验证需求,提出一种局部热试验验证方法,选取代表大型相控阵天线阵热分布特征的局部构件开展模块级热试验,针对主导误差源开展局部热试验获取其影响,将局部热试验与仿真分析相结合,实现大型相控阵天线热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局部试验的热分析结果与整星热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大型相控阵天线的热试验验证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2.
针对导弹控制系统结构复杂,信号线繁多,难以在故障诊断软件设计中实现诊断过程图形化实时显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定义组件开发故障诊断软件的方法.根据导弹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流程及实时显示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抽象出了主要组成元素--信号通道和部件,由此提出了需要定义的相应组件.用Borland C Builder6.0开发环境进行了应用实践,证明使用这种方法可快速开发出能图形化实时显示故障诊断过程的导弹控制系统故障诊断软件,开发出的软件还具有运行稳定、修改升级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3.
陈之纯  贺平  柳丽 《上海航天》2003,20(6):59-62
介绍了国外月球探测测控通信系统的发展和现状。在分析我国现有统一S波段(USB)测控通信网和天文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对探测器测控通信支持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现有条件实现测控通信的解决方案。比较和分析表明,采用有源天馈网络的实现简单且技术成熟可靠,是一个较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64.
新一代战斗机,如JSF与阵风战斗机,将组成运用先进技术的传感器系统,可以使传感器系统与其他资源信息共享,或者独立工作。  相似文献   
65.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冗余惯导系统故障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鹏  张洪钺 《宇航学报》2006,27(5):1076-1080
为了验证奇异值分解法(SVD)存冗余惯性组件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实用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沿正十二面体对称侧面配置的六陀螺冗余惯件组件为平台,对2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相心的实验,分析了不同类型故障下的故障诊断效果及其原因。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2种疗法均可以正确的诊断出故障。奇异值分解法中的方法2不仅可以检测一个陀螺的故障,还可以检测2个陀螺同时发生故障的情况,有更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67.
采用战术运用准则对近似实战的突防战术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建立了突防概率的数学表达式,据此可找出最优突防路线及最优战术组合,有助于电子干扰系统的优化设计及最佳干扰战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68.
Agra.  AK Holz.  EL 《空载雷达》2000,(1):43-57
在有源相控阵天线中,发射和接收分布在使用发射与接收(T/R)模块的天线孔径处。T/R模块的使用使天线的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使阵列结构的选择更加灵活。本文综述了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各种波束形成装置结构。由于全面地讨论所有类型的相控阵天线对任何一篇论文来说都过于宽泛,因此本文仅限于讨论用于雷达的共同馈电有源相控阵天线,讨论了宽带、窄带阵列的波束形成装置结构,包括将振幅锥削用于T/R模块还是波束形成网络  相似文献   
69.
在激光器应用中,激光发散角是重要的技术指标,可由光场分布得出。非稳腔由于易于实现高光束质量输出的优势,是激光器的常用腔型。为了快速获得有源非稳腔激光器的光场分布,提高激光器设计仿真效率,在参考了现有激光器谐振腔数值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的有源谐振腔光场分布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开展了有源非稳腔的谐振腔特性研究,重点分析了小信号增益分布、输出镜反射率分布及谐振腔的腔镜失谐等因素对激光器光场分布的影响,并量化分析了上述参数对激光器发散角的影响;同时,通过搭建激光器样机,获得了激光输出光斑分布、失谐发散角参数等试验结果,并与光场分布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两者的光斑分布及发散角随腔镜失谐角度变化的趋势大致相同,验证了光场分布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因而,在有源谐振腔设计中,应用文章中建立的计算模型,可以对激光器的泵浦设计、腔镜参数选择等提供直观、量化的参考。  相似文献   
70.
针对电缆组件复杂程度描述方法的空缺、难以快速识别出电缆网中复杂电缆组件的问题,提出了电缆组件绝对复杂度和相对复杂度的概念,采用邻接矩阵存储方法对电缆组件的数据进行记录,引入Floyd算法对电缆组件相对复杂度进行了计算,建立了电缆组件复杂度的评估方法。应用提出的电缆组件复杂度的数学建模及评估方法,对某航天器整器电缆网设计进行了复杂度的识别和评估,以降低电缆组件复杂度为目标对电缆组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给出衡量电缆组件复杂程度的定量指标,快速识别出电缆网中的复杂电缆组件,可为电缆组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