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395篇
航天技术   72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2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从波音737尾段中的得克萨斯星组件的工程结构、技术要求、工装、关键尺寸的加工控制和刀具选择等方面阐述了由沈飞公司转包生产的得克萨斯星组件的装配和精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2.
为实现对装载常规被动雷达导引头的反辐射无人机的有效诱偏,基于常规被动雷达导引头的技术特点,讨论了雷达有源诱饵在能量域、频域和时域对雷达的保护机理,分析了闪烁诱偏的工作原理,并根据以往诱偏对抗经验,重点研究并提出了功率闪烁、时序闪烁以及两者同时使用对抗反辐射无人机的诱偏策略。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闪烁诱偏能够在实现对雷达和诱饵保护的同时,有效诱偏反辐射无人机,可为诱偏常规体制反辐射无人机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3.
针对电流源逆变器(Current source inverter, CSI)超高速电机驱动系统控制对象阶数高、耦合强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定子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的三闭环改进型解耦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在Z域构建考虑控制延时的CSI超高速电机二阶系统等效模型,设计了复矢量解耦电流外环、前馈解耦电压内环构成的分级解耦驱动系统。其次,基于重构模型分析三闭环控制系统在全速域的稳定性,讨论了该解耦策略在高速工况下失稳与二阶系统谐振问题的相关性。本文将定子电流反馈有源阻尼引入电流环调节器,在解决高阶系统谐振问题的同时实现超高速电机在全速域的高性能稳定运行。最后搭建了550 000 (r?min-1)/110 W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CSI驱动平台,并进行相关仿真及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改进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4.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L-SAR天线的结构以及系统的组成,其次介绍了采用平面近场扫描的方法,对其T/R组件失效“诊断“实验的情况.在分别T/R组件全部正常工作情况下,和已知有几个T/R组件失效情况下,对天线进行了模拟测试.利用近场到天线口面场反演技术,得到了天线的口面场分布,实现了对T/R组件失效情况的“诊断“.其结果与已知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95.
该文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和动态设计的发展和应用,然后构造了系统的基本实现思想和框架,具体实现了虚拟环境与可视化模型、动态设计数据处理与存取以及驾驶式计算系统的跟踪与控制过程等。最后成功的将该系统应用于浸水圆柱壳结构优化设计并总结出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动态设计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6.
相控阵雷达自适应能力强 ,波束扫描无惯性 ,多波束 ,大功率 ,快速灵活控制波束的指向和形状 ;能自适应地对空间、时间、能量进行最佳管理 ,波束捷变 ,视场角大 ,隐蔽性好 ;相控阵雷达抗干扰能力强 ,在有源干扰情况下 ,相控阵天线的副瓣零点能迅速朝向敌方的干扰源 ,使敌方难于收到雷达信号而无法实施有效的干扰 ;相控阵雷达可靠性高而且具有故障软化能力。重点介绍国外机载相控阵雷达及其对抗技术。  相似文献   
197.
多功能二阶电流型有源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一个由零极子和RC元件组成的电路,用有源器件取代零极子对,便使电路同时具有带通、低通和高通滤波功能。  相似文献   
198.
大型整流罩仿真分析与试验预示是国内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采用高精度非线性显式动力学分析方法,对某大型弹性整流罩有无导向孔的2种设计方案分别进行显式动力学分析,比较了2种方案的分离特性及罩内可用包络空间,分析了弹簧顶杆与导向孔等的接触作用对整流罩分离的影响,并结合原型整流罩地面分离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含导向孔的整流罩分离速度更快,呼吸变形更小,弹簧顶杆与整流罩的接触作用能有效地限制整流罩的呼吸变形。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分析结果,这对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9.
载荷分系统为航天器实现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型号设计难度的提高,载荷分系统一般通过提高行波管放大器输出功率来实现性能达标,由此必然导致多工器后级公共端波导热耗过高,对系统级热设计提出更高要求。首先对系统级波导组件热设计方法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高热耗波导组件的热分析方法、散热设计及试验验证情况等进行描述。结果表明,在系统热设计无法保证波导使用温度时,需在波导组件上实施散热措施,使用的通用化散热翅片设计简单,安装灵活,利于产品化,经试验验证,最高可将波导温度降低25℃左右。  相似文献   
200.
为提高遥感相机主反射镜的在轨面形和结构稳定度,文章对φ650 mm主反射镜组件进行了特殊结构设计,采用传统的装框式支撑结构,通过设计使胶斑切向受力,以有效解决镜子和支撑结构材料热失调问题。力学和热特性计算表明:主反射镜面形在y向(地面装调方向)1g重力作用下的峰谷值(PV)变化为2.30 nm,均方根值(RMS)变化为0.42 nm,镜子顶点位置变化为0.8μm,光轴变化为0.01″;在相机温控指标(20±2)℃环境下,反射镜的PV变化为3.02 nm,RMS变化为0.56 nm;主反射镜的计算仿真基频为164.3 Hz。主反射镜组件振动试验结果显示组件的实际基频为158.0 Hz,与仿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经过振动和真空放气试验,组件的结构接口稳定性均为平移不大于3μm,角度变化不大于3″。以上全部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