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172篇
航天技术   30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8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1):103-103
常见的要素不全、繁简失当等主要问题,为便于读者通过各种二次文献(如文摘型数据库、文摘期刊)来获取有效信息,特在本刊范围内规范论文的中文摘要撰写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73.
本文探讨了工艺规程的信息本质;探究了实现工艺信息有效传递的三个前提,即信息的完整、准确和规范;指出了保证工艺信息在制造过程中完整地、精确地及规范地传递,是解决企业产品质量波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4.
风险投资中有三类经典优化模型,分别是风险极小化模型、期望收益极大化模型、风险厌恶模型。这三类模型的等价会为投资组合分析提供更多的方法。文中证明了三类优化模型产生相同的有效前沿,并在此意义下得出这三类优化模型的等价性。另外,引用MSCI世界股价指数数据对三个模型有效前沿的等价性,进行实际算例验证。  相似文献   
75.
针栓式喷注单元雾化角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凯  雷凡培  张波涛  杨岸龙  周立新 《航空学报》2020,41(10):123622-123622
为了实现不同径向孔形的针栓式喷注器雾化角的准确预测,从动量守恒方程出发建立了液膜撞击液膜和液膜撞击液束的雾化角理论修正模型。对于液膜撞击液膜的喷注单元,模型中通过理论推导引入了2个变形因子,将撞击的几何变形效应与雾化角关联;对于液膜撞击液束,通过引入阻塞率定义有效撞击动量比,同时将液束入口孔形的影响隐含考虑在变形因子中,最后根据高速摄影试验结果和数值仿真结果获得了对应的变形因子组合系数,使得新的雾化角模型适应性更广、准确性更高。结果表明:引入变形因子和阻塞率的理论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及数值仿真结果吻合很好;对于液膜撞击液膜,变形因子基本维持在0.9~1.1,根据试验结果及仿真结果,变形因子推荐值为C1=0.99和C2=1.06;对于液膜撞击液束,变形因子推荐值为C1=0.75和C2=1.25。该模型根据实际出口的轴向动量和合成总动量计算雾化角,隐含考虑了撞击作用造成的影响,较根据撞击前入口的轴向动量和合成总动量计算雾化角的常用模型预测值准确度显著提高,为针栓式喷注器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6.
通过ERP系统与MES系统的集成,在推-拉结合的生产管理模式下,深入推进ERP系统应用,进一步规范生产计划管理业务,可提高数据准确性及计划可操作性,实现生产计划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为信息系统整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从路径选择信息规程中的不足入手,构造一系列解决策略,从而使路径的选择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78.
随着对宝贵的空域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正在确定国家的空域资源是否得到了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79.
我国经济目前既有总量过剩又有结构性过剩,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交织并存、相互强化。本文对我国过剩经济的主要原因:结构性矛盾和有效需求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0.
为实现厚度较薄固体板状材料热物性的准确测试。基于平行热线法基本原理,将温度测点由原来与热线平行布置,改为试样厚度方向布置,并考虑热穿透效应的影响,利用数值解法结合计算机编程直接测算材料热导率及热扩散率。研制了热物性智能测试系统,对硼硅玻璃、石棉、硅藻土耐火砖等进行热物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国家标准测试方法测试值和文献值较为吻合。考虑热穿透效应的影响,通过适当的数据处理手段,不用通过熔融加厚也可实现薄固体板状材料热物性的准确测试,有效拓展了热线法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