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4篇
航空   144篇
航天技术   55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1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271.
基于Gauss伪谱法的UCAV对地攻击武器投放轨迹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煜  张万鹏  陈璟  沈林成 《航空学报》2011,32(7):1240-1251
研究无人作战飞机(UCAV)在对地攻击阶段的武器投放轨迹规划问题.针对传统方法在处理复杂的飞行器运动学、动力学约束上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Gauss伪谱法(GPM)的求解策略.首先,为了最大程度地逼近实际飞行环境,对UCAV的气动力特性、发动机推力特性、油耗特性及大气环境特性进行了高精度拟合,并充分考虑了飞行器各种...  相似文献   
272.
王芳  林涛  张克 《航空学报》2015,36(6):2037-2046
针对由于敌防空系统防御能力不断提高所带来的进攻导弹突防难题,提出主动反拦截突防(IAIP)的概念,以弥补传统机动突防仅考虑进攻导弹的逃逸而忽略其攻击任务的缺陷。根据IAIP制导的内涵,在综合考虑目标的机动性能、拦截导弹末段的拦截特性及进攻导弹的控制系统性能的基础上,建立进攻导弹-目标-拦截导弹的三体运动模型。将突防制导指令的设计等效为最优控制的求解,其中突防指令为实现燃料最省目标的最优解,进攻导弹的过载、拦截导弹的脱靶量、进攻导弹的攻击角、打击精度和突防后的视线角,分别为控制约束、路径约束和末端约束。借鉴控制变量参数化(CVP)方法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数学规划问题,并将路径约束离散化后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得到突防时机给定条件下制导指令的数值解。提出基于CVP的混合遗传算法(CVP-GA),用于求解最优突防时机及制导指令。仿真结果显示,采用IAIP最优控制算法的进攻导弹在成功突防后的打击精度仍可满足任务要求,且其燃料消耗相对于传统串联式突防方法降低了23.7%,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273.
274.
部分加密等媒体数据加密算法是保护媒体数据安全的有效方法,但用其加密流媒体系统中的多路媒体数据将使系统面临效率、规模扩展与安全性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数据安全权重的多数据流加密的动态最优选择控制模型,根据各数据流的带宽、权重等参数,为不同数据动态选择不同强度的加密方法.由于化简后的数学模型是NP难的0-1背包问题,结合实际系统特点提出基于贪婪启发思想的增量式近似算法.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该算法时间复杂度低且具有良好的近似性.最终在一个实用流媒体系统——Admire系统中设计实现了选择控制模型的原型子系统.   相似文献   
275.
针对直升机强耦合特性导致飞行控制律设计难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改进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设计方法。针对直升机的线化状态空间模型,基于LQR设计方法建立了直升机飞行控制律全状态反馈矩阵的基本求解算法;以系统稳定性为约束,以最大化主状态反馈系数影响因子为目标,设计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指标函数,实现了加权矩阵Q的多参数同步优化设计,并以优化后的主状态反馈系数作为直升机控制律设计结果。采用本文方法对UH-60A直升机悬停状态的飞行控制律进行了设计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方法得到的控制律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并且能够显著提高直升机的飞行品质。同时本文的优化方法系统地解决了LQR设计过程中加权矩阵确定的困难,提高了控制律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276.
陈奇  赵敏  李宇辉  何紫阳 《航空学报》2020,41(12):324226-324226
传统最优控制航迹规划一般以逆风精确着陆、控制能量小为优化目标,但传统最优控制的操纵过程一般是一条连续变化的曲线,工程上不易实施;与之相比,传统分段航迹规划操纵简单,工程上容易实施,能实现逆风精确着陆的目标,但控制能耗大。为了兼顾逆风精确着陆、能耗低和控制操作简单等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下降法的翼伞最优分段航迹规划方法。该方法将控制变量参数化,将逆风精确着陆、控制能耗小、能实现避障等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加权单目标优化问题,并通过梯度下降法求解得到分段常值最优归航航迹。所提算法与基于伪谱法的最优控制规划航迹和基于遗传算法的分段规划航迹进行了对比,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最优分段航迹规划法既可以实现着陆精度高、控制能量小、逆风着陆和避障的优化目标,同时规划的航迹又由分段常值实现控制,工程上容易实施,兼顾了最优控制航迹规划和分段航迹规划的优点。  相似文献   
277.
邓雁鹏  穆荣军  彭娜  吴鹏 《宇航学报》2022,43(8):1029-1039
针对月面着陆器动力下降制导过程中,时变惯性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难以估计与补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序列凸优化的在线制导算法。在考虑月面曲率及月球自转的着陆器动力学建模基础上,首先对模型及约束条件进行凸化,得到一个二阶锥规划(SOCP)问题;然后对经典序列凸优化进行了改进,对时变加速度剖面予以实时估计和补偿,提升了现有优化算法的性能,使着陆器在尽可能节约燃料的前提下实现高精度着陆。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的显式制导律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在动力下降段燃料消耗更少。由多种位置偏差下的打靶分析结果可知,所提出的算法均能满足性能指标要求;即使起始位置存在±2500 m的较大波动时,仍能以高精度的速度、位置完成动力下降制导。  相似文献   
278.
对一般增稳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以某型放宽了纵向静稳定性的民用飞机为研究对象,在巡航状态的典型设计点下,利用一种综合反馈结构的纵向增稳控制系统和最优二次型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设计了增稳系统,并对自然飞机和带增稳系统的飞机进行了系统性能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最优控制设计理论设计的纵向增稳系统,改善了阻尼特性和稳定性,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79.
赵鹏兵  史耀耀  宁立群 《航空学报》2013,34(7):1706-1715
A轴单元作为五轴数控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其控制精度直接影响整体叶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针对摩擦、齿隙、参数摄动和测量噪声等非线性干扰对A轴伺服系统控制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QC)和滑模控制(SMC)相结合的鲁棒控制算法(LQSMC).该方法以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及LQC为基础,通过引入基于卡尔曼滤波器和控制输入的状态估计,对系统状态空间模型进行改进并定义新的滑模面方程,使得改进后的控制算法在性能上接近LQC并能有效抑制SMC的抖振.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LQSMC算法具有控制精度高、鲁棒性强和抑制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其能有效提高A轴伺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跟踪精度,使整体叶盘型面加工精度和表面一致性得到保证,并显著降低了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2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