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82篇
航空   450篇
航天技术   88篇
综合类   127篇
航天   16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针对晃动基座下的对准精度受限于惯性器件常值误差,提出了旋转调制下的抗晃动干扰初始对准方法。首先,分析了单轴连续旋转调制技术对常值误差的补偿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晃动基座下的惯性器件输出模型;其次,详细推导了基于双重积分的惯性系粗对准算法,通过惯性坐标系下的姿态更新跟踪载体实际姿态变化消除了角晃动干扰,通过对比力进行双重积分克服了线振动影响;最后,在粗对准算法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旋转调制下的系统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通过反馈校正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最优估计精对准。仿真结果表明:旋转调制下的抗晃动对准方法在克服晃动干扰的同时,能够解决对准精度受限问题,有效提高了初始对准精度。  相似文献   
822.
随着整体叶盘结构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广泛应用,其抗高周疲劳能力设计愈发重要。为了提高整体叶盘结构的减振能 力,以风扇整体叶盘模型试验件为研究对象,设计了2种安装在缘板下方的阻尼环,阻尼环与槽道之间通过摩擦碰撞的方式来消 耗振动能量,从而降低结构振动响应。通过谐波平衡法开展了阻尼减振效果分析,获得了在不安装阻尼环、安装长方形截面阻尼 环和安装圆形截面阻尼环3种工况下的相对响应幅值。通过采用自由振动衰减法在不同叶片上进行敲击,测试获得3种工况下风 扇叶盘前4阶模态对应的阻尼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激励下,不安装阻尼环、安装长方形阻尼环和安装圆形阻尼环的相对响应 幅值分别为0.126%、0.98%和0.168%,圆形阻尼环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在配合关系合理的情况下,阻 尼环与配合槽道摩擦接触消耗能量,降低了风扇整体叶盘的响应,增大了叶盘的低阶阻尼比。研究结果对工程上整体叶盘结构减 振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23.
针对引力波探测太极二号卫星提出的高稳定度温控需求,开展了高分辨率测温系统和高稳定度热控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多级阻尼的热控设计方法,建立了多级阻尼状态空间数学模型,揭示了系统中热量传递特性。该方法在太极二号核心载荷上进行了地面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核心舱关键仪器的温度满足指标要求。试验结果的噪声分析,不仅验证了精密热控关键技术,而且提出了关于热噪声分析与抑制的新方法,为后续航天器精密热控技术提供了理论分析方法和工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24.
金属橡胶在航空、航天以及现代工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其疲劳寿命对产品结构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本文对环形金属橡胶试件进行了4种振幅条件下的应变循环加载疲劳试验,研究了环形金属橡胶平均刚度和阻尼损耗系数力学性能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等幅循环应变下,金属橡胶疲劳过程可分成磨合和损伤两个阶段,磨合阶段平均刚度和阻尼损耗系数的分散性强于损伤阶段;平均刚度在磨合阶段增加10%~20%,在损伤阶段降低至初始刚度的70%;阻尼损耗系数在磨合阶段和损伤阶段持续降低至初始的60%~70%;振幅小于环形金属橡胶高度7.8%时,磨合阶段在疲劳周次中的占比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25.
运用铁木辛柯梁理论和K-V阻尼理论,研究了非比例阻尼梁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频域振动求解方法。推导采用了传统拉普拉斯正变换和基于Durbin公式的拉普拉斯反变换策略(统称拉普拉斯法),发展了阻尼梁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解法。拉普拉斯法的推演同时涵盖了3种典型的梁边界条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数值法的验证采用了特殊构造的比例阻尼点条件,并与基于模态叠加法的求解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且数值算例充分考虑了数值参数和系统参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边界条件和受载状态下,拉普拉斯法与模态叠加法均能合理地计算出基本阻尼梁系统的动响应曲线,且两者的求解精度保持在同一量级;同时,捕捉到拉普拉斯法的求解精度会受到系统长细比等参数的影响。拉普拉斯法具有比传统实、复模态叠加法更易操作的特性,但其精度受到了算法固有参数和阶跃外载型式的影响,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