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145篇
航天技术   157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2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岳苗 《中国航天》2014,(1):53-54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明丽的烈焰划破夜的寂静,巨大的轰鸣声直撞心底。长征三号乙遥23运载火箭在华夏儿女炽热的目光中,成功托举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极为精准地到达地月转移轨道。这一刻,中国火箭的金色神奇再次通贯寰宇。  相似文献   
42.
王晋麟  吕建强  陈凯  程晓明 《航天控制》2021,39(2):51-56,68
通过复杂环境下假星模拟,研究假星数目及K矢量查找角距阈值ε对星图识别成功率的影响,采用惯性数据辅助识别的方法,改善了星图识别的成功率.星图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存在假星情况下,假星数目的增加及K矢量查找角距阈值ε的增大会降低星图识别成功率,假星数为7,ε取8″时,成功率仅为42.7%;惯性数据辅助识别相较于传统星图识别成功...  相似文献   
43.
针对连续小推力航天器在轨道转移及制导控制过程中,传统方法需优化大量参数,且无法保证得到近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轨道转移和规划算法.该算法将电推进式小推力卫星模型的变轨过程转化为最优控制中两点边值问题,引入混合遗传算法,实现了小推力航天器由低轨向高轨的飞行轨道规划及优化,并在开源的科学工程计算软件SCILAB6.0.1...  相似文献   
44.
低轨卫星的轨道寿命主要取决于大气的耗散作用,其轨道在不断变小(即高度降低)变圆的状态下进入地球稠密大气层中陨落。但地球转移轨道(GTO)碎片的运行轨道是一个近地点高度为200km,远地点高度达36000km的大偏心率(e=0.73)椭圆轨道,其轨道寿命主要由第三体(日、月)引力摄动所决定,而且还与其轨道的初始状态有密切关系。本文将根据地球卫星轨道变化规律进行理论分析,阐明力学机制,并给出相应的数值验证。  相似文献   
45.
火卫一周期准卫星轨道及入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火卫一的准卫星轨道(QSOs)因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是火卫一探测任务最为实用的轨道。在平面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模型下,利用庞加莱截面和KAM环迭代方法探究了准卫星轨道的周期轨道族,并给出不同能量准卫星周期轨道的初始条件。针对火卫一周期准卫星轨道入轨,提出一种转移轨道设计方法:对准卫星周期轨道调整速度后进行反向积分,直至离开火卫一邻近区域,从而得到由火星环绕轨道向火卫一周期准卫星轨道的转移轨道,并调整转移轨道参数对燃料与时间消耗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周期准卫星轨道能量处于特定区间时,存在特定速度脉冲区间,可利用火卫一引力实现较少燃料消耗的轨道转移;在该速度脉冲区间中,通过选取较小的速度脉冲,可缩短转移时间。   相似文献   
46.
雷达脉冲具有时间序列的明显活动规律,传统的基于脉冲描述字的雷达脉冲频繁序列提取,只能获取脉冲序列片段,序列片段之间的时序关系不明确,无法描述整个信号的时序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转移矩阵的雷达脉冲时序特征描述方法,将雷达脉冲时序分为固定序列和概率转移,通过挖掘出的雷达脉冲重复间隔序列,按照状态转移矩阵的模型,完成时序片段的拼接,描述整个雷达信号的脉冲时序特征,从而为雷达信号时序特征和工作模式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奔月轨道的一种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涛  杨涤  崔祜涛 《宇航学报》2003,24(2):150-155
月球探测器转移轨道的计算通常归结为对商点边值问题的求解,而找到一种计算效率高、迭代次数少、同时具有较好收敛性的算法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本文采用建立在B平面上的参数作为目标轨道参数,改进了状态转移矩阵迭代方法,并与状态转移矩阵方法相结合使用,给出了一种奔月轨道的求解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迭代次数少的特点,并且对轨道状态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即对初始条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计算算例表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徐小平 《航天员》2014,(4):22-25
2008年3月9日凌晨,伴随着隆隆的巨响,欧洲首艘自动转移飞行器(ATV)搭乘“阿里安”5火箭冲破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阴沉的小雨,成功发射,开启了6个月的太空之旅,  相似文献   
49.
2012年9月19日3点10分,中国用长征3号B改进I型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14、15颗北斗导航卫星,将其准确送入中圆转移轨道。这是我国第二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2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50.
全电推商业卫星平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坤  王敏  李敏  汤海滨 《火箭推进》2015,41(2):13-20
近年来,电推进技术在空间推进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电推进系统主要应用于低地球轨道、同步地球轨道和星际任务三个方面。在轨道转移过程中,与传统双组元化学推进系统需消耗数吨推进剂相比,全电推进完成从地球转移轨道到同步地球轨道的变轨过程仅需数百千克推进剂,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发射质量,显著提高商业效益。基于全电推进的商业卫星平台能够较大限度地提升卫星荷载比、充分发挥卫星平台承载能力,并提升卫星平台综合性能。从调研电推进系统研制和应用现状入手,介绍了国外全电推商业卫星平台开发情况,借鉴国外发展模式并结合我国电推力器研制基础和能力,提出了国内全电推商业卫星平台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