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18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继新  江灏  董欣放  兰思洁  王浩哲 《航空学报》2020,41(7):323717-323717
为适应协同决策(CDM)需要,考虑空管、航空公司和机场的诉求,对进场航班动态协同排序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设计了一种进场航班动态排序方法,提出了一种时隙交换方法,建立了基于空中交通密度的进场航班协同排序模型,设计了精英保留的遗传算法和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以求解所建模型,寻求进场航班动态协同排序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较基于滚动时域控制(RHC)方法,动态协同方法所得结果与排序开始时间无关,所需排序次数平均减少26.4%,且排序效率更高。较先到先服务(FCFS)方法,动态协同方法在高密度条件下各排序阶段最后一个进场航班的落地时间平均提前199.8 s;中密度条件下各排序阶段航班延误总时间平均减少29.9%,航班延误均衡性平均提高34.4%;低密度条件在航班正常率及航班延误公平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满足时隙交换规则的排序阶段均增加了1种进场航班排序模式。所提方法可对进场航班进行优化排序,显著提高跑道容量,有效提升航班延误均衡性和航班延误公平性,契合协同决策理念,可实现三方协同排序。  相似文献   
22.
在传统的时隙ALOHA随机多址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与DS/SS-CDMA结合的扩频时隙ALOHA技术,主要对其捕捉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且引入马尔可夫模型以便探讨它的吞吐量和时延等参数。  相似文献   
23.
不确定容量下时隙分配问题两阶段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恶劣天气等不确定环境下,传统时隙分配方法易造成航班大量延误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分析了时隙分配过程,基于不确定理论,从权衡"请求时隙-计划时隙差"和"计划时隙-运行时隙差"的角度,提出了不确定容量下的时隙分配两阶段规划模型,分别构建了单机场模型和多机场模型。根据模型特点,设计了基于人工蜂群(ABC)算法的渐进二元启发式方法,提升了求解效率。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对模型参数设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4.
针对网络拓扑时变和链路频繁切换影响卫星网络路由性能的问题,采用"骨干/接入"和"弱连接"思想,构建双层卫星网络,实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与低轨道卫星(LEO)各层的分开管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态调整极区边界值,进行系统周期的平均划分,提出了适合于双层卫星网络的等长时隙快照和星上分布式路由算法(Equal-length Interval Snapshots and On-board Distributed Routing Algorithm,EDRA)。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这种"骨干/接入"的双层卫星网络架构更加合理,EDRA算法划分的时隙数量仅为时间虚拟化和分层管理的路由算法(Virtualized Time and Layered Management Routing Algorithm,VLRA)的一半,平均时隙长度则为VLRA的3倍以上,减少了路由计算与更新的次数,提高了网络链路利用率,并且端到端时延抖动小,数据丢包率低,更加适合于卫星网络中应用。  相似文献   
25.
引言 我们时常会遇到这些状况,某机场或航路突然关闭、RVR突然低下.妨碍航班的起飞或降落、又或是空军活动导致大面积流控等等。每当这时,航空公司通常对航班的“未来”毫无预计,甚至无法确定正班飞行是否该不该取消.航班状态会变得十分混乱。  相似文献   
26.
针对在随机接入中由于碰撞导致吞吐率低、信道拥塞时不能满足高优先级数据有效传输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不等差错保护性能的多用户随机接入方法。该方法将数据包复制多份,根据选定的度分布在不同时隙中传输,将随机接入过程映射到二分图上;接收端利用连续干扰消除(SIC)技术,将碰撞的数据包恢复出来。在高链路负载下,从每帧中选取若干时隙,只允许高优先级用户接入,以提高对高优先级数据包的译码概率。使用"与或树"理论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进行了实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多用户随机接入方法与传统ALOHA协议相比,在低链路负载下有效避免由于碰撞引起的吞吐率下降;与IRSA协议相比,高链路负载下有效提高高优先级用户的吞吐率。  相似文献   
27.
高效MF-TDMA系统时隙分配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启甲  张军  张涛  秦勇 《航空学报》2009,30(9):1718-1726
由于具有高效性和灵活性,多频时分多址接入(MF-TDMA)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宽带通信卫星系统的上行链路设计中。时隙分配算法的有效性是高效利用MF-TDMA系统资源的保证。在MF-TDMA系统中,时隙资源分配问题可以分为两步:载波信道选择和信道内的时隙分配。对于第1步,RCP-fit等算法提供了良好的用户载波信道预约策略。本文主要针对时隙分配过程的第2步展开讨论,针对载波内的时隙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倒序时隙编号时隙资源树的时隙组织方式,从时隙编号的角度解决了时隙时间均分问题。并采用伙伴递归调整算法作为载波内时隙优化定位方法,有效减低时隙碎片对系统资源利用率的负面影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时隙管理算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决现有Link16数据链信息传输受视距限制的问题,考虑将低轨道(LEO)卫星作为节点接入Link16网络以扩展其通信范围,增强数据链的灵活性.针对其接入导致的长传播时延的问题,以轨道高度为480 km的LEO卫星为例,基于Link16系统战术消息要求的响应时间,结合Link16时隙结构对LEO卫星的消息响应时间进...  相似文献   
29.
30.
鉴于Link16中的RTT时间同步精度为百纳秒级别,针对其精度不高和需要GPS进行初始粗同步的缺点,本文分析了双向比对时间同步的各误差项,给出了各项误差消除或减小方法,最终能实现优于10 ns的时间同步精度,并首次提出不需要其它导航源进行初始粗同步的自主RTT算法。最后,在协同数据链动态自组织组网的需求下,对动态时隙分配时的RTT算法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对基准频率源的准确度要求,保证了改进算法在动态时隙分配时也能达到10 ns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