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290篇
航天技术   404篇
综合类   36篇
航天   60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综述了当前国际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方案新构思“太阳塔”和“太阳盘”的特点;介绍了空间太阳能电站的主要相关技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太阳能转换技术和空间运输技术等的发展趋势;最后简要介绍了月球电站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2.
二、频率和卫星轨道分配规则(一)概述国际频率登记总表中含有关于频率指配的资料,对于空间业务而言,亦含有关于轨道用途的资料。在国际频率登记总表留有合格记录是获得国际认可和享有免受有害干扰权利的依据。无线电通信局负责维护国际频率登记总表和提高其准确性和透明度。向无线电通信局通知有关频率指配的信息并要求获得登记,是各国获取无线电频  相似文献   
73.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星星掩星接收机设计实现进行了研究.给出星星掩星探测原理和设计的掩星接收机.性能和地面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掩星接收机各项性能指标优良,灵敏度高,满足中俄联合火星电离层无线电掩星观测试验高精度的探测需求.  相似文献   
74.
星外管路多层隔热组件热参数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利用整星热平衡试验数据确定星外管路多层组件热参数的方法,解决了以往星外管路热设计在地面热试验验证不充分的难题。以某卫星星外管路为例,通过对星外管路试验状态模型的修正,确定了星外管路多层隔热组件热参数,并分析了星外管路的在轨极端温度。根据确定的星外管路多层隔热组件热参数计算出的星外管路温度,与在轨温度数据符合较好,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5.
立方体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论述了立方体星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从2010-2013年已成功发射的立方体星与纳卫星中挑选了10颗典型卫星,研究分析其技术水平、应用价值和特点优势;并重点论述了立方体纳卫星的应用;最后预测了立方体纳卫星的未来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甚小型卫星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立方星(CubeSat)、片上卫星(SpaceChip)、印制电路板卫星(PCBSat)、多芯片组件卫星(MCMSat)4种甚小型卫星的发展情况和技术特点。CubeSat技术最为成熟,已发射多颗此类卫星,但体积固定,成本较高;SpaceChip是卫星小型化的最终目标,它成本最低,集成度最高,体积最小,但通信距离较短;PCBSat的成本和性能居中,设计复杂度低,且元器件有商用现货供应,但功耗较大;MCMSat综合了PCBSat和SpaceChip的技术特点,技术复杂。我国甚小型卫星可选择优先发展PCBSat;重点突破商用现货元器件的筛选,以及空间应用技术、一体化姿态控制技术、新型微推进技术、轻型高效的蓄电池和太阳电池技术等。  相似文献   
77.
顾乃建  武文华  郭杏林 《宇航学报》2022,43(12):1618-1628
针对于星-箭连接动态界面力无法通过力传感器直接测量,且典型时域动载反演方法难以准确计算界面力的时域变化等难点,提出了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星-箭界面力深度学习反演方法。首先通过卫星地面测试试验得到数据依据,以卫星主体结构的加速度测量数据为输入层,以星-箭界面力测量数据为输出层,利用LSTM神经网络建立输入和输出间的反演映射关系模型,实现卫星在发射过程中较高精度的界面力反演。进而,设计并开展了某典型卫星结构的正弦扫频和随机振动实验,测试LSTM界面力反演方法的可行性。结果分析可知,所提出的基于LSTM深度学习反演方法能够精确地获得动态界面力时程数据,两项性能指标均优于目前典型的载荷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78.
《空间电子技术》2011,(1):F0002-F0002
《空间电子技术》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五0四所(对外名称: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主办的技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季刊。  相似文献   
79.
GPS多径误差特性与抗多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距差分GPS等高精度定位中,多径干扰已变成了主要误差差源。本文在分析多径干扰源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了天线的多径抑制效应,建立了GPS接收机的伪码跟踪与载波同步复合环的等铲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多径参数伪以测量 的误差特性,综合了GPS抗多径干扰的各种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80.
AReportofITU,WRC-20002000年5月8日至6月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了国际电信联盟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WRC-2000),共有140多个国家和几十个相关国际组织、机构2000多人参加。中国电信代表团由信息产业部张春江副部长带队,电信、广电、航天、卫星、气象、交通、民航等单位参加代表团和出席会议。整个WRC-2000会议共有7个大议题对个分议题,除全体大会外,讨论分为6个委员会和2个全会工作组进行。主要的业务技术工作在第4委员会(规则修改)、第5委员会颁率划分)、全会工作组广播规划等),其他为证书、预算、编辑等委员会。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