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42篇 |
免费 | 1055篇 |
国内免费 | 99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840篇 |
航天技术 | 967篇 |
综合类 | 1041篇 |
航天 | 21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2篇 |
2023年 | 263篇 |
2022年 | 305篇 |
2021年 | 325篇 |
2020年 | 331篇 |
2019年 | 365篇 |
2018年 | 206篇 |
2017年 | 245篇 |
2016年 | 273篇 |
2015年 | 256篇 |
2014年 | 337篇 |
2013年 | 307篇 |
2012年 | 427篇 |
2011年 | 465篇 |
2010年 | 352篇 |
2009年 | 423篇 |
2008年 | 459篇 |
2007年 | 446篇 |
2006年 | 361篇 |
2005年 | 363篇 |
2004年 | 354篇 |
2003年 | 362篇 |
2002年 | 320篇 |
2001年 | 323篇 |
2000年 | 270篇 |
1999年 | 205篇 |
1998年 | 222篇 |
1997年 | 202篇 |
1996年 | 189篇 |
1995年 | 154篇 |
1994年 | 146篇 |
1993年 | 139篇 |
1992年 | 136篇 |
1991年 | 107篇 |
1990年 | 72篇 |
1989年 | 101篇 |
1988年 | 48篇 |
1987年 | 49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在螺旋桨桨叶结构设计的工程实践中,减轻重量和增加扭转刚度是两个主要目标,而复合材料的应用增加了螺旋桨结构的可设计性。以某复合材料螺旋桨为例,基于有限元方法,以桨叶的复合材料铺层数量与铺层角度为优化设计变量,以螺旋桨桨叶强度、弯曲刚度为约束条件,采用快速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对该复合材料螺旋桨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了关于两个目标函数的帕累托解集,即综合考虑桨叶质量与扭转刚度两个指标的最优设计参数集。本文为复合材料螺旋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93.
94.
介绍了子波分析的历史、基本知识以及在实验流体力学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子波变换在客观辨识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方面的应用。作者用子波变换的方法提出了确定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挥发时间尺度的能量最大准则,提取了相干结构对应的速度信号波形。用于波变换研究了湍流边界层脉动速度信号的局部奇异性行为,发现相干结构发生处脉动速度信号的局部奇异性指数为负值。 相似文献
95.
针对折展结构性能存在多指标且这些指标之间又相互制约的特点,把结构效率引入到可展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应用多因素正交试验法对一种空间可展开平板天线支撑桁架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其关键几何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桁架结构的优化数学模型,以结构效率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对可展桁架进行了结构优化,得到了支撑桁架各杆件的设计参数。结果表明:结构效率综合考虑了质量和刚度的影响,使结构质量和刚度同时得到优化;长宽比(l/w)是影响可展桁架结构性能的主要因素,对不同优化目标产生影响的次要因素有所不同;截面积对结构效率影响不显著(置信度p=90%),在相同杆长参数配置下,等截面可展桁架的结构效率仅次于变截面方案,但工程经济性最佳。该研究方法有助于在概念设计阶段从系统设计的角度进行空间桁架结构的快速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96.
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宽马赫数、攻角范围内高性能工作要求,建立了基于试验设计方法和代理模型的可调尾喷管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获得了尾喷管结构随马赫数和攻角变化的调节规律.以推力系数、升力系数和力矩系数为优化目标,以三次型线尾喷管为对象,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得到Pareto最优解集;以一组Pareto最优解为基准在不同马赫数和攻角下进行尾喷管变结构设计优化,拟合得到尾喷管结构随马赫数和攻角的变化曲线.仿真结果显示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发现:变结构设计实现了尾喷管大范围高性能工作;尾喷管性能和几何参数,飞行状态参数均高度非线性,任一个改变都会影响其性能;采用试验设计方法和代理模型,能大大缩小优化设计时间,简化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97.
98.
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换热器的结构优化涉及到多参数的耦合问题.区别于以往优化方法只是将换热器单个性能涉及因素作为目标函数,选取换热器性能涉及因素中的换热体积和换热过程压降损失为优化对象,以湿空气与水热交换作为具体工况条件,分析了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和压降模型,得到了管壳式换热器设计的优化结果,找到了一种综合考虑换热器体积以及换热过程压降损失的换热器结构设计方法.与普通设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小换热器体积与传热过程压降损失.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