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航空   1072篇
航天技术   189篇
综合类   159篇
航天   25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旋转微动目标的SAR成像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芳  刘阳  王雪松  卢焕章 《宇航学报》2010,31(4):1181-1189
旋转因具有不同方向上的运动分量而对SAR回波具有复杂的多普勒调制作用,进而形成特殊的成像结果。详细分析了旋转微动目标的SAR图像特征、图像形式以及位置关系,指出不同运动参数的旋转微动目标可形成方位向上等间隔分布的、幅度受第一类贝塞尔函数调制的互相独立、交接或交错的直线型、直线点列型、直线条带型以及直线圆列型图像,并给出了以上图像形式和位置关系的形成条件;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该研究结果深化了对旋转微动目标的SAR成像特性的认识,可有助于判定旋转微动目标的存在,为其特征提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2.
该文基于中法海洋卫星(Chinese-French Oceanic Satellite,CFOSAT)雷达散射计系统参数,给出了可行的在轨Doppler预补偿方法并利用地面定标站实现对RFSCAT信号频率的估计.对比了3种信号频率估计方法,通过仿真分析表明,可达到优于0.05kHz的频率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把估计的频率与Doppler预补偿查找表和Doppler频率进行比较,可实现对RFSCAT在轨Doppler预补偿状态及生命周期内的载频漂移监测.  相似文献   
183.
随动推力作用下柔性旋转飞行器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柔性旋转飞行器动力学问题,考虑了飞行器转速的作用,建立了计入陀螺力矩及随动推力影响的运动方程并分析了系统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将柔性旋转飞行器简化为带有附加质量的非均匀转子结构,考虑陀螺力矩及随动推力的影响,采用剪切变形对轴向位移有影响的Timoshenko梁模型,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运动方程,分析转速、剪切刚度及附加质量等因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发现了转速作用下旋转飞行器刚体和弹性体模态耦合的新现象。结果表明:剪切刚度较小时,剪切变形对临界推力有较大影响;附加质量的大小及位置对临界推力和不稳定域有重要的影响;转速一般会诱发非均匀转子系统的弯曲模态与刚体模态合并为一个耦合模态,致使系统产生动态失稳。  相似文献   
184.
185.
针对单推力航天器交会对接问题,提出一种轨迹规划及跟踪算法。首先,考虑到追踪航天器只沿本体X轴安装推力器,且推力方向固定,为了实现从起始位置转移至期望位置并满足姿态要求,基于三维螺旋线设计两阶段转移轨迹,根据初末位置以及末端速度方向要求,求解螺旋线参数。该螺旋线可以保证在初末速度方向固定情况下,曲率积分最小。其次,为了降低轨迹跟踪难度并减小初始时刻的位置跟踪控制力,需要将转移轨迹初始速度与追踪星X轴重合。传统螺旋线无法满足该约束条件。本文对传统螺旋线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旋转螺旋线轨迹设计方法。通过引入姿态旋转矩阵,将螺旋线在三维空间旋转,在不改变曲线形状的前提下满足初末位置及速度方向要求。然后,为了跟踪转移轨迹以及跟踪期望推力方向,提出基于CLF(Control Lyapunov Function)的滑模控制策略,当追踪星X轴与期望推力方向夹角较大时,采用CLF,保证最优性;当姿态误差收敛至滑模面附近时,切换为滑模控制,以提升系统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旋转螺旋线相比于传统螺旋线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6.
燃烧室头部激励的等离子体强化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长淮  何立明  陈一  张磊  费力  赵志宇 《推进技术》2021,42(12):2762-2771
等离子体助燃是一种新型的强化燃烧技术,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开创性地研制了基于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的强化燃烧头部,建立了某型航空发动机三头部燃烧室实验件的等离子体助燃实验平台,验证了该等离子体强化燃烧技术应用于型号发动机燃烧室的可行性。实验研究等离子体助燃在不同余气系数和不同输入电压条件下对平均出口温度、燃烧效率、温度分布系数以及熄火边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燃烧相比,施加等离子体助燃后的燃烧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在输入电压为U0=240V,余气系数为 α=0.8时,等离子体助燃的燃烧效率提高3.24%。实施等离子体助燃后,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场分布得到明显的改善,在富油工况α=0.8,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减少39.8%。等离子体助燃输入电压越高熄火边界扩展程度越明显,相比于正常工况条件下,等离子体助燃U0=240V的熄火边界扩宽了7.34%。  相似文献   
187.
188.
一种新的任意角度旋转的景象匹配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解决任意角度旋转的景象匹配问题,在分析了传统的模板匹配算法对旋转敏感的本质原因后。提出了圆投影匹配算法,并对其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不仅具有旋转不变性。而且对灰度变化、噪声、光照以及对比度变化等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同时匹配速度比归一化积相关匹配算法(NProd)提高了近一倍。  相似文献   
189.
在涡轮叶片新型超级冷却技术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型冷却热驱动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旋转条件下微小封闭通道内流体热驱动换热规律。进一步研究了旋转条件下,浮力数(Bu)、旋转雷诺数(Rew)和冷气雷诺数(Rez)等准则参数对热驱动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浮力数、旋转雷诺数和冷气雷诺数对封闭通道内流体的热驱动换热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随着这些准则参数的增大,热驱动平均换热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0.
开展了脉管制冷机调相机理研究,从调相和调幅两方面出发,理论分析了各种形式脉管制冷机的调相特性,为探索其工作机理开辟了新途径。该方法很好地弥补了传统相位理论片面注重各种结构的调相功能而忽略其调幅功能的不足,更好地揭示了它们的作用机理.具有简单、直观的突出优点。进一步对其完善,该理论成果可用于脉管制冷机的定量设计和新结构的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