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4篇
航空   236篇
航天技术   160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阿丝 《太空探索》2001,(10):30-31
飞马和仙女 10月中晚上10点钟前后,在头顶的天空中,很容易就能找到四颗亮星组成的一个正方形,非常引人注目。这就是秋夜星空最显著的标志——飞马座正方形。其实这个正方形东北角上的那颗星是仙女座的第一亮星,中文名字叫“壁宿二”,它的东北方有一串亮星排列着,这就是仙女座了。正方形的其它三颗星都属于飞马座,其中西南角上那颗最亮的星中文名叫“室宿一”,西北角上稍微暗一点的  相似文献   
163.
在水槽中利用激光片光源及荧光素纳染色液显示方法,研究了圆柱、机翼与平板交接区及后掠圆柱、后掠机翼变迎角情况下的干扰流场结构、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除Re数之外,模型迎角、后掠角等参数对干扰区马蹄涡特性有很大影响.研究发现后掠圆柱及后掠机翼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类既不同于马蹄涡也不同于卡门涡的空间稳定发展的三维旋涡系即背涡.背涡在一定的迎角及后掠角条件下发生破裂;机翼背涡随迎角变化具有不同于圆柱背涡的特点.讨论了干扰背涡产生的机制及其与马蹄涡的相互关系.此外还给出了对于干扰流场典型截面的PIV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64.
为了研究回流燃烧室内部火焰筒的燃烧和冷却性能,建立了回流燃烧室模型,通过热流固耦合仿真分析其失效原因。通过引入不同孔型和不同孔倾角的气膜孔,与初始结构故障件的冷却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原结构件最高温度和最高温度梯度的位置与实际故障件的失效位置相同,可认为失效原因是高温和高温度梯度共同导致的;改变孔结构后回流燃烧室壁面最高温度相对于原结构均下降,最多下降了281.34 K,最少下降了60.15 K;当采用同一种孔型时,孔倾角为30°的冷却效果最好,孔倾角为60°的冷却效果最差;当孔倾角相同时,收敛孔的冷却效果最好,因为在孔出口附近的截面上产生了一个与原旋涡对反向的旋涡对,从而改善冷却效果,柱形孔的冷却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65.
孕育     
《飞碟探索》2010,(12):28-28
触须星系是位于乌鸦座的一对交互作用星系。早在1785年就被威廉·赫歇尔发现.因为经由星系碰撞而产生的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两条长尾很像昆虫的触须而得名。  相似文献   
166.
为了研究端壁射流旋涡对扩压叶栅分离流动及性能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攻角下带有端壁射流的50°折转角扩压叶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最优射流结构的旋涡发生器有效减弱了叶栅角区分离,零攻角下出口总压损失降低了8.9%;随着攻角的上升,射流对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改善越显著;射流产生的旋涡可阻挡端壁低能流体向吸力面的迁移,并将主流流体卷入角区,角区流体动量增加、流动分离减弱,但旋涡与端壁二次流的掺混使得10%叶高以下的损失略微增大;射流参数决定了射流旋涡与吸力面的相对位置以及旋涡强度,对射流控制栅内流动分离效果有重大影响,需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7.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11,(6):58-59
在这幅由智利8米口径南双子望远镜所拍摄的照片中,主角是跨幅超过40万光年的NGC 6872,是个庞大绝伦的旋涡星系,它比已经称得上是个大个子的银河系还要大上3倍。NGC 6872位于南天孔雀座方向,离我们约两亿光年。它如鸟喙般左右伸出的旋臂,是和较小的星系IC 4970(NGC 6872核心的右下方)之间引力博弈的结果,它们最  相似文献   
168.
《太空探索》2005,(3):34
从哈勃望远镜拍摄的这幅长2.4米,宽1.2米的棒状星系NGC1300的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闪烁的恒星,膨胀的气体以及星际尘埃的暗云,NGC1300被公认为是棒状星系的典型例子,不同于漩涡星系,棒状星系的旋臂没有一直延伸到星系核,而是同一个包含了星系核的棒状结构相连结。  相似文献   
169.
王士勇 《飞碟探索》2006,(3):F0003-F0003
美丽巨大的棒旋星系NGC1300位于波江座内,距离我们约有7000万光年远。NGC 1300的大小超过10万光年,这幅画作呈现了这个星系大型中心棒状结构及壮丽漩涡臂的细部结构。  相似文献   
170.
科技信息     
《航天器工程》2006,15(4):77-79
中国科学家破解极光之谜最近,中国空间学家曹晋滨等人借助4颗卫星的观测数据,首次揭开了极光来源之谜,欧洲航天局网站首页以"CLUSTER 星座计划揭开地球极光之谜"为题,全面介绍了这项重要成果。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对极光性质的解释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