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航空   866篇
航天技术   122篇
综合类   159篇
航天   27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31.
轴向间距对压气机气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速轴流压缩系统 ,从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两个方面论述了静子在轴流压气机气动稳定性方面的作用。理论上论证了 ,当静子非首先失速部件时 ,其作用有利于抑制扰动的发展 ,增强压气机的气动稳定性 ;试验验证了 ,随着转静子之间轴向间距的减小 ,静子的增稳作用增强 ,压气机的失速流量减小   相似文献   
732.
提出采用均匀设计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于工件成形构形约束的管材无模轴压胀形工艺设计。以管材无模轴压胀形工艺有限元数值模拟为研究平台,对该方法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工艺设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减少传统试错方式的被动性和盲目性,从而增强对工件最终成形品质的预测能力和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33.
双下侧布局带泄流腔二元进气道试验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针对一种双下侧布局带泄流腔的二元进气道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时,来流速度范围Ma=2.0~3.5,姿态角范围为α=-4°~10°,β=0°~4°.试验获得了进气道的反压特性曲线、速度特性曲线、迎角特性曲线和侧滑角特性曲线.分析表明,随着来流速度和迎角的增加,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先增加,在设计点达到最大,之后由于弹身头部激波的影响略有减小.侧滑时两侧进气道气流状态不同,工作范围由性能较低的迎风侧进气道来决定.另外,通过分析进气道的沿程静压分布曲线,说明泄流腔结构能使结尾激波停留在泄流腔边缘,扩大了进气道的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734.
为了解固体发动机塞式喷管中两相流场的特点和性能的情况,采用欧拉-拉格朗日两相方法对二维全长塞式喷管的两相流场进行了计算.将纯气相流场和两相流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颗粒相的存在使气流的比热比减小,使得低空环境中,塞锥表面的压强峰后移;高空环境中,塞锥表面的压强会升高.大直径颗粒的运动轨迹受外界反压和塞锥气流变化的影响小,小直径颗粒的运动轨迹受外界反压变化和塞锥气流变化的影响大;在两相流性能方面塞式喷管与钟型喷管类似,微粒直径较大的情况下,塞式喷管的效率较低;塞式喷管的效率随着颗粒含量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735.
采用熔铝无压浸渗复合工艺在高体份SiCp/Al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同步复合Ti合金零部件(圆柱体),研究了这种跨宏-微观尺度、超混杂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特别是SiCp/Al复合材料与Ti合金零部件之间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性能优异、组织致密,SiC颗粒分布均匀、无偏聚现象。SiCp/Al复合材料与Ti合金之间的界面结合非常紧密,Ti元素向铝合金基体一侧有一定距离的扩散,并且出现了可增强界面结合的连续、无缺陷的界面反应物薄层,SEM和XRD分析表明界面反应产物为Al2Ti,界面剪切强度超过200MPa,完全可以满足在复合材料中的Ti合金零部件处加工装配孔的要求。  相似文献   
736.
轻型飞机由于飞行高度较低,所以受对流层空气参数的影响比较明显。本文结合TB飞机设计特点,对该型飞机动静压系统各相关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常发性故障作一技术性分析。  相似文献   
737.
从TBCC推进系统总体性能需求出发,给出了TBCC进气道捕获面积以及模态转换马赫数确定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平动式模态转换装置的马赫数0~4内并联TBCC进气道气动方案设计,给出了进气道单自由度几何调节机构方案及其几何调节规律。通过对涡轮通道典型几何参数的规律化研究,结果表明:方转圆段几何长度、中心点ym值以及面积变化规律对进气道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及马赫数影响较小,对进气道出口流场的均匀度影响较大;就研究的进气道而言,选取方转圆段几何长度为3m,中心控制点ym=1.5,沿程截面面积变化规律为"先急后缓"的设计较为适宜;Ma=4.0时,设计的TBCC变几何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为0.45,Ma=2.2时,总压恢复系数和畸变分别为0.79和0.15。  相似文献   
738.
为研究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反压的传播规律,以一种特殊构型的隔离段与长径比为20的爆震室构成的发动机流道作为基准模型,并选取4种构型作为对照组,进行了单次爆震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反压的反传速度、峰值及其衰减率,计算了基准模型的总压恢复系数。结果表明:设计的隔离段能有效降低反压的反传速度和峰值;爆震室的长径比越大,所含的燃料和氧化剂越多,反压越难以抑制;在反压向上游传播的初期,压力峰值的衰减率主要受隔离段结构的影响,之后则主要取决于反传距离;当来流压力一定时,长径比越小的爆震室,排气过程越迅速,反压下降得越快;在海平面大气条件下,当来流马赫数为0.15~0.80时,所设计的隔离段并未造成大的总压损失。  相似文献   
739.
扩压器是超/高超声速风洞的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影响风洞运行的费效比。然而,对于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而言,试验运行参数范围大、试验气体密度又相对较低,常规的"收缩段-等直段-扩张段"的扩压器结构扩压作用不明显。提出一种带中心锥型扩压器新结构,并在Φ300 mm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中进行扩压性能试验。研究了M16喷管小流量稀薄状态和M8喷管大流量近连续流状态下带中心锥型扩压器的扩压性能,同时,分析了试验段模型对扩压器扩压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带中心锥结构的扩压器适用的风洞运行参数范围更广、扩压性能更优,能有效提高设备试验能力,可为高超声速风洞扩压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0.
平面叶栅风洞侧壁附面层引起流道收缩,破坏叶栅流场二维性,扩压叶栅逆压梯度会加剧收缩,且随负荷增加越发显著.针对某高负荷扩压叶栅,研究了影响叶栅吹风试验二维性的因素及不同轴向位置端壁抽吸的改善效果并探索了分布式抽吸.结果表明:常规试验叶栅端壁附面层发展会挤压主流,使其加速,扩压性下降,造成流场失真,总压损失偏差最小达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