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253篇
航天技术   120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1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韩乐  李茂  方杰  孙威  蔡国飙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9):2021-2026
主要考虑影响比冲的温度因素,在原有N2O微推力器结构上提出了改进方案,对改进前后N2O微推力器推力室进行了三维流动传热耦合仿真,并采用改进后N2O微推力器开展催化分解试验研究.对比分析后发现减少推力室向外的热量传递能维持较高的分解气体温度,从而利于提升N2O微推力器比冲,并得到了影响微推力器比冲的结构参数,研究工作为N2O微推力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2.
对氩气工质的连续激光推力器内加热与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包含激光吸收、化学反应、高温效应、黏性、扩散、热传导以及辐射效应等物理机制的模型.推力室内二维轴对称流场采用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描述,用SIMPLEC(semi-implicit method for pressure-linked equa...  相似文献   
63.
20 cm离子推力器羽流对微波通信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推力器工作时产生的等离子体羽流会对穿过其间的电磁波产生影响。为了解通信微波在羽流中的传输特性,在带有透波真空舱的专用设备上进行了羽流对微波通信影响的试验。采用的方法是将一对发射和接收双脊喇叭天线口紧贴透波舱两侧并正对放置来测试穿过羽流的通信微波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1~5 GHz微波通信频段范围内,离子推力器所产生的羽流对电磁波的波幅和相位影响较小,幅度衰减不超过4 dB,相位偏差不超过80°。  相似文献   
64.
欠驱动航天器姿态稳定的分层滑模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层滑模控制方法,为带两个控制执行机构的欠驱动刚体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三轴稳定控制器。首先,给出了基于两个推力器的欠驱动航天器的姿态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分析了其模型特点。其次,将子系统的变量进行组合定义成第一层滑模面,利用Filippov等效定理求出等效控制律。然后依次构造出第二层滑模面及第三层滑模面,根据滑模控制原理求出切换控制律,进而得到总的控制量。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Barbalat引理及推论证明了各层滑模面的全局渐近稳定性。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
于博  余水淋  康小录  赵青 《宇航学报》2022,43(4):528-536
为研究超声电喷推力器(UAET)驻波尺寸特性的相关变化规律,建立发射极液面的液体振动数值模型,并开展驻波尺寸测量试验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对比驻波间距的测量值与计算值发现,两者在变化趋势上可认为一致,且计算误差在6.55%以内。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型对不同波源频率、振幅下的驻波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随波源频率升高,驻波间距、高度以及半径均下降,其影响机制在于频率主要对波纹形成时间产生影响;而振幅的升高对间距几乎不产生影响,仅会导致驻波高度和半径升高,其影响机制在于振幅对波纹形成应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6.
国外卫星推进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20年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形势下航天技术的发展对推进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在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如15年以上静止轨道卫星和8年以上低轨道卫星对高性能长寿命推进系统的要求、电推进技术的应用、微小卫星轨道保持的应用和深空探测对先进推进技术的依赖等。本文从先进化学推进技术、电推进技术、微推进技术和新概念推进技术4个方面分析了国外卫星推进技术的发展状况,总结了未来20年卫星推进技术的发展趋势,给出了对我国今后技术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7.
应用所建立的广义拉格朗日乘子形式的磁流体力学模型对平行电极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对等离子体流动过程的分析表明,放电初期等离子体在很强的电磁力作用下高速喷出推力器,而到放电后期等离子体受到的气动力比电磁力大得多,等离子体的运动非常缓慢.电磁冲量占推力器元冲量的大部分,增强电磁加速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推力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68.
基于推力器的组合航天器质量特性辨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合航天器的质量特性辨识对提高其姿态轨道控制的精度和快速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基于推力器的总质量、质心位置和惯量矩阵的在轨辨识进行了研究。基于推力作用下的平动方程可得到质心位置和总质量的耦合辨识方程,基于转动方程可得到转动惯量和质心位置的耦合辨识方程,通过对角速度和线加速度进行多次采样,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这2类辨识方程可完成总质量、质心位置和惯量矩阵的在轨辨识。基于上述辨识原理,提出一种闭环稳定的解耦质量特性辨识方法,通过设计合适的推力器工作策略,实现总质量、质心位置和惯量矩阵的解耦辨识,并采用一种不依赖于转动惯量的控制算法,使组合航天器的姿态在辨识结束后恢复到稳定状态。仿真表明,采用闭环稳定的解耦质量特性辨识方法,可保证组合航天器在推力器激励后的姿态稳定性。在仿真采用的动力学干扰、推力器误差和敏感器误差下,总质量、质心位置和惯量矩阵的辨识精度可达到10-3量级。  相似文献   
69.
微喷管设计加工方法不同于常规尺寸喷管,具有小尺寸、大面积-体积比的特点,内部流动雷诺数低,粘性力影响显著。为研究结构参数设计对蒸发液体微推力器喷管性能的影响,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扩张半角、面积比以及刻蚀深度对微喷管推力、比冲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加微喷管扩张半角有利于降低粘性损失,最优扩张半角为30°,其数值大于常规尺寸喷管。增加面积比可以提高气体膨胀程度,但与之同时增加的壁面面积会增加粘性损失,推力、比冲先随面积比增加而增加,面积比为14时达到峰值,随后下降。增加刻蚀深度有利于减小扩张段壁面面积,提高微喷管性能。  相似文献   
70.
微波电热推力器谐振腔内电磁场数值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涓  何洪庆  毛根旺  万伟 《宇航学报》2000,21(Z1):89-93
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对谐振腔内TM011谐振模式进行了电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谐振腔壁面开槽对电磁场分布的影响。首先对完整(不开槽)谐振腔进行分析计算,与解析解进行了比较,说明该计算方法正确。然后对腔内壁面开有沟槽的情况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说明沟槽位于谐振腔中间时,开槽及其尺寸对电磁场的对称性没有影响,但对电磁场的大小有影响。沟槽所处的位置,对电磁场的对称性影响较大沟槽位于谐振腔后端时,电磁场的最大值区出现在前部;沟槽位于谐振腔前端时,电磁场的最大值区出现在后部。这些结论可以为谐振腔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