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0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167篇
航空   1211篇
航天技术   323篇
综合类   419篇
航天   59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71.
672.
巨尤 《太空探索》2002,(1):40-41
我们寻找天外朋友,不可不了解生命的起源。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或许可以作为了解地外高级文明起源的借鉴。 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在45亿年前,在地球的海洋中就产生了存在有机分子的“原始汤”,这些有机分子是闪电等能源对原始大气中的甲烷、氨和氢等的化学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673.
1996年2月22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这次飞行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施放一颗意大利研制的绳系卫星,并用系绳进行发电实验。然而,这项实验未获成功,这是继1992年8月,在“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674.
通信卫星隔热屏热控涂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GD2及GD2A两种涂料型热控涂层的组成、工艺、性能,并讨论了影响涂层性能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涂层性能稳定并达到了热控设计的要求。这两种涂层已成功地应用于中国通信卫星的隔热屏上。  相似文献   
675.
通过搭建液氮喷雾冷却实验台,研究了TG6.5型实心锥喷嘴的喷雾冷却特性,分析了临界点附近的过热度和热流密度以及过热度和换热系数的关系,讨论了喷雾面积和喷雾流量对换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换热过程中,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过热度变化可以分为缓慢增加、明显增加和急剧增加3个阶段,并且区间的分布和换热面积的大小关系密切。受核态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影响,出现最大换热系数时的过热度要小于达到临界热流密度时的过热度。增加喷雾流量能显著提高换热效果;增大热沉面积会降低单位面积内液滴颗粒冲击的频次和强度,换热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676.
离散式粗糙元诱导翼型边界层转捩的数值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a=0.6来流条件下,针对三维离散式圆柱粗糙元诱导NACA0012翼型边界层转捩问题开展了直接数值模拟(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DNS)和油膜干涉风洞实验研究,分析了粗糙元诱导转捩的机理及粗糙元高度和相邻粗糙元间距对转捩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翼型表面粗糙元能够通过诱导出三维Λ涡和马蹄涡促进边界层转捩,达到转捩控制的效果。粗糙元高度和相邻粗糙元间距对边界层转捩有影响,且增加粗糙元高度和减小相邻粗糙元间距能够促进转捩。粗糙元高度对转捩的影响大于粗糙元间距,且对粗糙元后方区域影响大,对相邻粗糙元中间区域影响小。  相似文献   
677.
斜激波入射V形钝前缘溢流口激波干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内转式进气道溢流口这一关键部位所面临的三维复杂激波干扰问题,将溢流口提炼简化为V形钝前缘平板,采用激波风洞实验观测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前体斜激波与V形钝前缘溢流口相对位置变化引起的激波干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V形钝前缘自身的激波干扰,其驻点前弓形激波的脱体距离较大,波后存在大范围的亚声速区。当斜激波入射在该弓形激波接近正激波的部分时,发生Edney第Ⅳa类激波干扰,该流动结构与V形钝前缘自身带来的三维激波干扰相互耦合,形成多处超声速射流区域;当斜激波入射在该弓形激波亚声速区的声速点附近时,呈现出不同于Edney第Ⅲ类激波干扰的波系结构;当斜激波入射在该弓形激波的超声速部分时,形成的波系结构与Edney第Ⅱ、Ⅵ类激波干扰类似。  相似文献   
678.
针对航天器在调姿或变轨过程中太阳翼长时间、低频振动引起航天器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以太阳翼自身驱动机构为作动器,提供反馈控制力,进行振动抑制。在原理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贴近工程实际的真实尺寸太阳翼有限元模型,改进了控制算法,实现了太阳翼在振动控制结束后的正确复位,并利用动力学缩比模型对振动抑制方法的有效性开展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需引入额外的非有效载荷,能够在保证太阳翼不偏离目标位置的同时,有效抑制太阳翼的低频振动。  相似文献   
679.
鉴于高超声速飞行中高温气体效应带来的壁面催化反应可显著增加气动热载荷,在气动热环境与结构热响应的分析与预报中需充分考虑催化反应带来的影响。将简化原子复合催化模型和有限速率催化反应模型嵌入超高速流动-传热耦合分析模型中,建立超高速流动/催化反应/传热多场耦合分析模型。其中,通过高频等离子风洞的催化特性测试获得ZrB2-SiC超高温陶瓷材料表面催化系数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对比分析耦合计算和非耦合计算、简化原子复合催化模型和有限速率催化反应模型对气动热环境的影响和适应性,结果表明材料表面催化特性对壁面总热流有重大影响。对于具有较高热导率材料的热响应,耦合传热分析能够有效避免非耦合计算带来的过度高估的结果,而有限速率催化反应模型可有效提高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耦合传热分析,揭示了催化反应与壁面传热的内在关系,证明了在传热分析中考虑表面催化效应可提升结构热响应精度和防热系统精细化设计的能力。  相似文献   
680.
气动推力矢量无舵面飞翼的飞行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对无舵面飞翼姿态的控制,针对基本型旁路式双喉道气动推力矢量喷管提出了“单发倒Ⅴ双喷管”布局。随后对该布局的喷管进行测力实验,并且最终将其安装在飞行器上进行了成功试飞,并对采集到的飞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喷管矢量角随喷管阀门开度基本呈线性变化,且无滞回性;安装该布局喷管的飞行器可以不通过舵面控制,仅仅依靠旁路式双喉道气动推力矢量喷管即可有效地控制飞行器姿态;对于所研究的飞行器,在滚转机动性方面,矢量控制与舵面控制效果相近,而对于俯仰机动性,矢量控制效果较弱;后续如果使用该布局喷管控制飞行器姿态时,应当增大两个喷管之间的夹角,将更适用于飞翼布局飞行器的操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