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4篇
  免费   1262篇
  国内免费   32篇
航空   1570篇
航天技术   144篇
综合类   58篇
航天   16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61.
碳硼烷衍生物具有燃烧热值高,与配方组分相容性好等特点。在推进剂领域,现阶段主要将其用作高燃速配方的燃速调节剂,可明显提升燃速并兼具其他功能;将其作为高性能燃料可改善富燃料推进剂的燃烧性能、能量性能等,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简介了碳硼烷的结构、性质。阐述了碳硼烷衍生物的主要合成方法,并从关键原材料的制备角度分析了制约碳硼烷衍生物应用发展的因素。概括了碳硼烷的四种改性途径。综述了碳硼烷衍生物在国内外军民领域的应用进展,主要总结了其作为功能化燃速调节剂、高性能燃料在推进剂中的研究现状。简介了其在耐高温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光电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指出未来应针对富燃料推进剂的需求强化功能化碳硼烷衍生物的合成及使用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962.
《中国航天》2011,(3):47-47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2月24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执行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它2月26日同空间站对接。机上乘有6人。这次发射曾拟在去年11月初进行.但因出现氢气泄漏和随后发现外贮箱一些部件存在开裂问题而多次推迟。代号STS-133的这次任务是发现号最后一次飞行,原定持续11天,后延长2天。发现号此行把“永久多用途舱”(PMM)送上了空间站。  相似文献   
963.
研究了基于三冗余控制方案的推进剂利用系统液位信号采样的原理,深入分析了系统试验中液位信号采集故障的问题,进一步采用了一种基于周期延时的行末点换行策略,彻底解决了三冗余状态下由不同步带来的液位信号采集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964.
论述了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类型和检测仪原理,介绍了检测仪设计方法.结合发动机试验,说明检测仪在推进剂运输、储存、试车等各环节的用途.  相似文献   
965.
解析美国军用标准MIL-PRF-32207《推进剂级甲烷》的主要内容及其与我国有关甲烷标准的技术指标对比,结合国内甲烷民用标准,比较分析国内外液态甲烷推进剂分析方法的差异,建议开展甲烷中杂质含量分析与影响的研究以及制定我国液态甲烷推进剂标准。  相似文献   
966.
HTPB推进剂高应变率粘弹性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HTPB推进剂在高应变率条件下的力学响应,开展了推进剂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40~25℃)和应变率(700~2050s-1)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HTPB推进剂在高应变率条件下具有显著的温度和应变率敏感性,且随着应变率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推进剂的应力逐渐增加。在Burke模型基础上,结合超弹性和粘弹性理论,建立了一种考虑温度和高应变率效应的本构模型。通过不同温度和应变率条件下实验结果与本构理论预测对比,验证了本构模型的有效性,可为固体推进剂药柱点火瞬态结构完整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7.
为了解决传统固体复合推进剂端羟基-异氰酸酯固化体系对水敏感以及与ADN,B粉等新组分不相容的问题,使用端炔基化的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PTPET)-多叠氮化合物组成新的固化体系,制备了常规配方S1、含键合剂配方S2、含ADN配方S3和含B粉配方S4的复合推进剂,对其力学性能和燃烧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室温下S1~S4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0.60MPa,15%;0.63MPa,31%;0.40MPa,24%;0.72MPa,124%。在低温(-40℃)下,S1~S4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69MPa,150%;2.10MPa,149%;1.18MPa,145%;2.10MPa,149%。在高温(60℃)下,S1~S4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0.47MPa,23%;0.49MPa,21%;0.32MPa,17%;0.57MPa,84%。S2~S4在4~8 MPa下的燃速压力指数分别为0.49,0.52,0.38。4MPa压力,Ar气气氛下,S1~S4的爆热分别为6669,6695,6350,7014kJ/kg。总结了燃速和爆热的关系方程式。  相似文献   
968.
Mg/Al合金对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激光粒度仪分析了Mg/Al合金粉的粒径及粒度分布。利用TG-DSC热分析仪分析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用燃烧实验装置研究了推进剂的火焰结构,并对CMDB,Al-CMDB,Mg-CMDB和Mg/Al-CMDB推进剂四种火焰结构进行比较。用SEM和EDS研究了CMDB推进剂的熄火表面形貌和表面特征组成。结果表明:Mg/Al-CM-DB推进剂在DSC曲线上存在一放热峰660.3℃。Mg/Al合金粉改变了推进剂的燃烧状态,提高金属燃料Al粉的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969.
推进剂管路充填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一维管路瞬变流理论,利用特征线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推进剂供应系统管路充填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坐标变换方法,将管路内液体与时间相关的求解区域变换为求解较方便的固定求解区域,很好地处理了模型的移动边界问题.对由贮箱、隔离阀、管道组成的系统充填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传统的采用特征线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了最大压力峰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增多初始气体压力、减小贮箱压力、增多多变指数可有效减小最大压力峰值.   相似文献   
970.
研究了液体推进剂模型燃料正十一烷在575~700℃、0.1~5.0MPa条件下的热裂解生焦情况,通过气相色谱法(GC)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裂解气液相产物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推测了可能的裂解结焦机理。气体产物主要有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裂解液中则含有烯烃类、环烃类、苯类和多环芳烃等化合物。随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反应程度明显加深,产物中芳烃及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含量显著增加,更容易发生结焦沉积、堵管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