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126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简介了IEC617-13《简图用图形符号 第13部分 模拟元件》第二版的特点、输入输出和其他连接限定符号及标准中采用IEC617-12的有关规定,并对标准中的一般符号和示例作了较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42.
阐述测定某型晶体等效元件值的过程,以及测定结果的应用。由于参数选择、误差处理、程序设计各环节合理,该方法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3.
滚动轴承在任意方向的支承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4.
阳泽彬 《空载雷达》2005,(1):39-41,65
本文介绍了光控相控阵天线中主要光元件、光纤栅和多波长光源。给出了光控一维相控阵天线的构成,并指明在发射和接收时信号的流程情况。  相似文献   
45.
智能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静态形状控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建立了含有分布压电传感元件和执行元件的板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电自由度板弯曲单元,用于分析含有分布传感元件和执行元件的板结构。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智能结构静态形状控制的一般方法,即被动控制方法和主动控制方法。最后,提供了两个数值示例,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46.
根据民机张线测力试验的特殊要求,研制了一台套筒结构形式的张线天平。详细介绍了该天平在研制中遇到的难点、关键技术的解决措施以及研制的结果。天平元件布置在58mm的外套筒上,内杆直径为44mm,外套筒和内杆通过楔块焊接在一起。法向力、俯仰力矩和滚转力矩为拉压变形,横向力和偏航力矩为"S"形变形,轴向力为弯曲变形,元件支撑部分受拉压变形且刚度较强。通过对天平进行有限元分析,在法向力和俯仰力矩作用下,得出的应变结果与实际输出基本吻合。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天平设计合理,天平外套筒、内杆及张线支撑系统刚度好,天平各分量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47.
表面贴装元件手工拆卸和焊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表面贴装元件应用日益广泛,要掌握手工拆卸和焊接方法,除了能熟练使用焊接工具外,还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掌握拆卸和焊接的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48.
49.
常用的元件破损在线监测方法受外在因素影响较大,以γ能谱中关键裂变产物核素比活度进行在线定量分析是一种可靠的元件破损监测方法。针对新型LaBr3(Ce)元件破损监测仪,设计了元件破损模拟实验,对逸出的裂变产物采用HPGe和LaBr3(Ce)探测器进行了对比测量。通过不同冷却时间γ能谱的核素分析,确定了135Xe,88Kr,138Xe,88Rb,138Cs等可作为LaBr3(Ce)元件破损γ能谱监测的关键核素。同时,制备了覆盖能量范围(250~2 400)keV,含60Co,137Cs,133Ba;241Am,152Eu;109Cd,88Y,57Co及24Na的4组放射性标准溶液,在建立的效率校准系统上,校准了LaBr3(Ce)在线监测仪的效率。在反应堆一次异常情况分析中,已校准的LaBr3(Ce)元件破损监测仪对关键核素的现场分析结果与HPGe的取样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效率校准结果准确,校准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50.
精密磨削机床智能监测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口径光学元件精密与超精密磨削为监控对象,搭建磨削机床智能监测系统,探索智能磨削监控共性技术。监测系统以NI-PXI为主要运行硬件平台,建立与数控系统的通信,以机床内部、内置和外置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自动获取机床运行过程和磨削加工过程的重要动态过程信号以及其他相关数据,通过对磨削机床全生命过程延伸数据体系的管理与分析,实现机床热平衡监测与热误差补偿、磨削液循环监控以及砂轮磨削性能退化在线评估等目标,以智能监控方式确保磨削机床长期平稳运行和加工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