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20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水客 《航天员》2008,(4):52-52
8月6日8时,奥运圣火内地传递北京站启动仪式在故宫午门广场举行。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致辞之后,圣火护卫人员点燃第一棒火炬,交给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刘淇接过熊熊火炬,高举起来,向全场进行一番亮丽的展示后,又交到了第一棒火炬手、"航天英雄"杨利伟手中。奥运火炬在北京传递,自此正  相似文献   
12.
周学军  陈国玲  刘海燕 《航天》2010,(11):46-47
2010年10月1日,一场针对嫦娥二号任务的海天接力赛在大洋深处打响。录人数据准确、发送指令及时、指挥操作无误,远望三号、五号、六号测量船以实际行动严把质量关、训练关、思想关,从而形成全船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人人保成功的制胜合力,再一次为基地100%的成功率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24日16时27分,随着B6237号空客A319飞机承载着对北京奥运的深情祝福,平稳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宣告国航西南分公司圆满完成奥运火炬在西南,西北11个城市的包机任务。在历时65天的运输保障中,公司员工胸怀高度的责任感,在开展抗震救灾的同时,满腔热情地投身奥运圣火包机运行保障任务,实现了安全飞行,优质服务和100%的航班正点率,  相似文献   
14.
徐骋  强文义  王长青 《宇航学报》2008,29(4):1308-1313
针对现代飞行器飞行动力学特性的非线性及耦合问题日益显著,传统线性系统设计方法已难以满足控制要求的现状,在非线性系统的逆系统解耦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逆动力学的飞行器直接力控制技术。在翼面载荷可控的条件下,选取扰动较小的机体动力学部分建立逆系统模型进行解耦补偿,降低了逆系统模型的建模难度,提高了逆模型建模精度。稳定性分析证明了扰动条件下系统的稳定性,并求取了稳定条件。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稳定性,表现了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着3名航天员一飞冲天,开始踏上神秘的太空之旅。从这一刻起,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严阵以待,做好神舟七号飞船在任何情况下着陆的搜救准备。  相似文献   
16.
舰载飞机着舰精确轨迹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舰载机着舰过程的精确航迹控制要求,利用现有机上的控制设备,采用系统综合设计的方法,给出了两种航迹控制系统———风参考航迹控制系统和惯性参考航迹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分析,给出了系统的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17.
电液伺服阀是航空航天精密电液伺服系统的重要控制元件,其中衔铁组件是负责伺服阀电液转换的关键部件。为保证姿态控制信号的高精度、灵敏放大输出,要求衔铁组件具有极高的位置精度及尺寸精度,其中过盈配合参数设计极为重要。基于厚壁圆筒过盈配合原理,通过对零件材料的屈服极限进行理论分析计算,确定了合理的过盈量范围。计算原衔铁组件各接触面等效应力均超过了材料屈服极限,这是时常出现的管弹簧受损等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经过衔铁组件装配与测试,解决了装配时常出现的组件压配变形、平行度等指标超差及管弹簧受损等问题,过盈联接可靠性和合格率较原来有了很大提升,本文确定的设计参数能更好地满足产品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舰空导弹作战接力切换式制导交接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舰舰协同制导舰空导弹超视距拦截作战模式下的制导交接问题,给定典型的舰舰协同制导作战想定,在分析作战流程的基础上,结合无线电指令传送机制和移动通信切换技术,设计了接力切换式制导交接方案,提高了制导交接的可靠性;同时对其可行性进行详细论证,提出了接力切换式制导交接方案的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案,所设计的制导交接方案易于工程实...  相似文献   
19.
陈川  杨武霖  余谦  李明  龚自正 《宇航学报》2019,40(2):156-163
在众多空间碎片移除技术中,天基激光烧蚀驱动是一种高效的、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移除技术,特别是针对移除海量的、尺寸在1~10 cm的危险碎片而言,更是具有独特优势。然而,这一技术对高能激光器单脉冲能量、光束质量、发射镜口径等要求很高,目前的硬件水平还达不到实用指标要求,制约了其天基应用。为了克服这些硬件技术障碍,本文另辟蹊径,利用小卫星概念,提出了由不同轨道高度小卫星平台组成小卫星星座,通过在每个小卫星平台上的激光驱动接力来逐步降低碎片轨道高度,最终达到移除空间碎片的小卫星接力移除星座的构想。基于现有的激光器性能参数,根据激光烧蚀驱动碎片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单个卫星平台的移除能力,结果显示,10 J单脉冲能量激光器和0.5 m直径发射镜,能够对20 km范围内、尺寸小于10 cm碎片进行有效驱动。进而,针对空间碎片密集度高而应用最广的800 km轨道高度区域,设计了由分布在不同轨道高度的30颗小卫星组成接力驱动移除星座系统方案,通过仿真模拟计算验证了星座系统的移除碎片的可行性。该研究利用目前热门的小卫星星座,降低了天基激光移除空间碎片技术对硬件的性能要求,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所提出的小卫星接力驱动星座系统方案也有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终端末制导中的轨控直接力点火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命中精度,高层大气中防空导弹的终端末制导段常采用轨控直接力实现快响应。在固定的直接力模式下,轨控的点火时间和点火方位直接决定命中精度。目前,常用的点火逻辑由于对预测脱靶量和点火方位估计精度较低使得直接力修正效果未能充分发挥。为此,从3个层面进行点火策略的改进。首先,针对终端末制导过程视线发散的固有特点,通过引入视线角速率变化趋势,提高预测脱靶量估计精度;其次,考虑直接力装置有限的工作时间,通过增加剩余速度修正项,改善直接力修正能力估计精度;第三,将原有基于视线角速率的点火方位策略改进为基于剩余需用过载方向。理论分析表明,相比现有方法,文中提出的改进策略可适当提前点火时间。用不同的机动目标进行六自由度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新的策略在目标大机动下,可显著降低脱靶量;在小机动下,其性能与原方法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