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8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航空   526篇
航天技术   946篇
综合类   56篇
航天   122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331.
司马杭仁 《航天》2009,(3):46-48
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并有很多卫星,很像是一个微型的太阳系,故科学家认为,了解它有助于揭开行星系统的起源之谜,找到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模型。  相似文献   
332.
近年来,用航天器进行空间探测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例如,欧空局1998年4月28日宣布,太阳与日光层观测卫星(SOHO)发现,在太阳上存在巨大的太阳旋风,宽度大致相当于地球直径,时速高达50万公里;美国也于同月中旬透露,伽利略探测器发现木卫二上存在有机物...  相似文献   
333.
本文将软件开发过程的能力成熟度模型SW-EMM引入空中交通管理行业的管理能力测评中,提供给管制单位一个基于过程改进的“空中交通管制能力成熟度模型(ATC-CMM)”,希望对我国空中交通管理行业安全管理的现状改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34.
335.
旋翼着陆器在火星探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翼着陆器是下一轮国际火星探测的重要发展方向.论文首先回顾了火星探测软着陆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旋翼着陆器的结构组成、火星探测工作原理及特点.其次,阐述了开展旋翼着陆器设计过程中所需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36.
金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距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所以人类对太阳系行星的探测首先是从金星开始的.人类已向金星发射了31个空间探测器,其中22个成功,9个失败.  相似文献   
337.
本文简述了美国在对苏联战略机动目标方面可能采取的几种措施和在技术上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338.
刘勇  刘磊  曹鹏飞  张尧 《宇航学报》2022,43(11):1444-1453
针对自由返回轨道求解过程中地心轨道类型变化造成的B平面参数方法计算失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平面参数的自由返回轨道快速设计方法。首先,基于轨道半通径参数的普适性,给出了不同轨道类型的P平面参数定义,建立了以P平面参数为求解目标量的自由返回轨道求解模型。其次,给出了基于P平面参数的自由返回轨道快速设计方法,在构建的瞬时地月惯性系下,以平面双二体自由返回轨道作为初值,实现了高精度力模型下的自由返回轨道快速求解。对8种构型自由返回轨道的设计结果表明,P平面参数具有类似于B平面参数的大收敛域,且有效解决了轨道类型变化对计算的影响,可直接应用于中国后续月球探测任务轨道设计。  相似文献   
339.
正近日,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带领科研团队研制出我国首个多波段拉曼-荧光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不仅可用于大气雾霾探测的研究及预警,还可用于卫星数据校正、气象观测等领域。"多波段拉曼-荧光激光雷达系统用高功率激光器向天空同时发射三束激光,也就是三个波段。紫外激光与大气颗粒物作用之后,就会释放出荧光,利用大口径的望远镜接收被大气反射回来的信号,共有38个波段。黄建平  相似文献   
340.
针对如何模拟海战场电子干扰环境下雷达作用距离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雷达检测因子与虚警概率、检测概率的关系;然后,在考虑电子干扰功率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信干比模型,利用综合信干比与检测因子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雷达作用距离;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