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56篇
航空   100篇
航天技术   245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39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贺小军  王金玲  金光 《宇航学报》2012,33(9):1354-1360
为了减小空间TDI CCD相机外场成像过程中相机摆放方式引入的误差,更准确地评价相机成像性能,提出了一种相机最佳水平摆放角、半径以及成像仰角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推扫成像的像移矢量数学模型,定义了像移矢量与水平摆放角、半径之间的函数关系,对工程近似进行了误差分析。建立了相机仰角与像移失配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了最佳仰角的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大气条件下,水平摆放角为0°,摆放半径为0, 仰角为7°时,相机摆放方式对成像影响最小,成像结果最能客观反映相机性能。  相似文献   
592.
紫晓 《航天》2010,(3):16-19
2010年1月11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绕月探测工程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众所周知,我国“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绕月探测工程是这三步走的第一步,而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则是绕月探测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93.
《航天》2010,(11):50-51
地面应用系统是月球探测数据传回地球的唯一通道。 我国航天工业的历史已有50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已为各种不同的应用卫星建立了地面数据接收站,但这些地面接收设备都是针对人造地球卫星建立的,多是针对1000千米以下的应用卫星,或大约4万千米高度的通信卫星设计的数据接收设备和地面站,天线口径较小。  相似文献   
594.
介绍了一套用于深空探测的先进通信与导航体制.在综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相关研究进展、讨论这套体制中的关键特征技术的同时,文章利用飞行在地月平动点L3/L4/L5的晕轨道上的中继通信和跟踪卫星,建议了一种超长距离干涉测量(ELBI)技术.探讨了ELBI技术对先进通信与导航体制进行增强的可能性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95.
对武器装备首翻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明了飞机首翻期概念的由来,论述了依据现代维修理念及国内外的实例取消首翻期的理由。  相似文献   
596.
5 俄罗斯重振旗鼓 □□受经济条件制约,从1976年至今昔日探月大国苏联/俄罗斯没有发射过月球探测器,只是提出了一系列计划,而且一变再变.  相似文献   
597.
天上原有北斗七星,它们是天赐的;而北斗导航系统第七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又在浩瀚太空镶嵌上新的北斗七星,当然,她们是人造的。群星璀璨,不仅在天上,更在人间。当"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属于中国航天人的至高无上的荣誉的时候;当北斗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的事迹,在神州大地迅速传播开去的时候,航天人研制的群星在  相似文献   
598.
2011年3月17日~18日,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深空探测工程论证组第三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国防科工局党组成员刘东奎、探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吴志坚、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张荣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于登云副主任、宇航部李东副部长,中国空间  相似文献   
599.
嫦娥探测器分段渐倾转移机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超  孙京  刘宾  李新立  张大伟  姜生元  季节 《航空学报》2019,40(10):223014-223014
巡视探测器转移机构是在地外空间环境执行巡视探测器转移释放任务的空间机构。与美国、苏联转移任务不同,中国探月工程(CLEP)二期着陆器采用腿式着陆缓冲机构及巡视器顶部搭载方式,转移任务沿着陆器周向展开距离及巡视器释放高度增加,转移难度增大。在设计阶段,转移机构是否符合探测任务严苛的工程约束及设计指标;在执行阶段,转移机构能否在月面非确知环境下正常展开、转移过程是否稳定可靠,是嫦娥探测器顺利完成探测任务的关键。为保障月球后续任务及火星探测任务中转移机构的设计需要,根据巡视器转移系统特点,以探月二期工程中首次探索并成功自主设计定型的嫦娥分段渐倾转移机构为例,对巡视器转移系统的组成、任务需求及设计约束予以阐述,并结合参研人员经验,对机构研制方案的选取、关键环节设计、工程状态及任务验证情况进行说明,以为后续工作及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0.
大气辐射传输对红外探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红外探潜的特点,在建立了红外探潜系统作用距离方程的基础上,利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仿真分析了水蒸汽、二氧化碳、海洋气溶胶等因素对红外探潜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红外探潜效能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