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207篇
航天技术   84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1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61.
针对大型挠性空间结构频率低,阻尼小,铡体与各挠性模态之间互相耦合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双回路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回路的设计采用了最优滑动模态的变结构设计方法,且考虑了鲁棒稳定性问题。最后,给出了结果的数字仿真从仿真曲线可以看出,对于基于模态截断的大型挠性空间飞行器,该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62.
针对国内对于高精度海空重力仪的迫切需求,自主研制了GIPS-1AM高精度惯性稳定平台式海空重力仪样机。突破了高精度重力敏感器设计、高精密温度控制、总体设计和自标定等关键技术问题,完成了样机的设计、调试和试验测试。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样机温控精度优于0.01℃,静态长时间工作稳定性、不同楼层重力测试精度均优于1mGal(1σ)。可满足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海洋科学、资源勘探、空间科学以及现代军事等基础前沿领域的重力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363.
附件性能比较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通过附件寿命数据统计模型及可靠度函数.利用数学工具量化比较附件性能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可靠.不依赖于分布模型.且适用于任何寿命区间。经实例验证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64.
研究了微小挠性结构件加工技术,将微细铣削技术应用到微小挠性结构件加工中,并介绍了其微细铣削工艺及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65.
本文综述国内航空附件厂热处理生产现状,认为今后应加紧进行热处理设备的技术改造,并大力开展热处理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相似文献   
366.
介绍了转子的分类,动平衡的影响互及小型挠性转子动平衡的工艺内容,具体分析了涡轴8联合转子的动平衡工艺。  相似文献   
367.
挠性空间结构的旋转操纵——鲁棒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刚体-挠体互联的空间结构的旋转操纵,针对挠体的建模参数存在误差的情况给出控制律。为此,本文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出发推导了不定系统的鲁棒控制方法,构造了针对参数不定性,外界输入不定性的控制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规律实际有效。  相似文献   
368.
螺旋弹簧应力松弛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新龙  刘兵吉  汪亮 《推进技术》1999,20(1):99-102
对导弹弹体及发动机中常用的压缩螺旋弹簧进行了应力松弛实验研究,得到了这种弹簧在常温下长期贮存中的应力松弛方程,为导弹武器系统的质量评判和延寿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69.
挠性多体航天器姿态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莹莹  周军 《飞行力学》2005,23(3):60-63
针对带有多个挠性附件以及天线转动机构的卫星等多体航天器.利用伪坐标Lagrange方程建立了系统的姿态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星体与天线运动的耦合特性.以及挠性附件干扰对卫星姿态的影响.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70.
挠性接头制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挠性接头的结构及用途,分析了细颈部分尺寸精度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接头制造技术中的关键及解决关键的措施。对于研磨的必要性、表面变质层影响因素、纹向选择、表面处理等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