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61篇
航空   688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54篇
航天   16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61.
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细晶铸造和普通铸造K418合金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细晶铸造明显改善了合金的极限位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室温和600℃的合金拉伸强度和晶粒平均直径符合Hall-Petch关系。  相似文献   
162.
163.
在生产中,全面分析被加工零件的结构,掌握其特点,设计制作出合理的工艺装备,能够改善零件的工艺性,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支脚零件(图1),是某精密仪表的支承件,单套数量4件,分别装在壳体的四角。如何保证其尺寸一  相似文献   
164.
165.
高产冲模(续)HighProductivityPunch-Die机械部第十一设计研究院张正修西安黄河电器仪表控制设备厂马新梅2.2一次成形的复合模在压力机的一次滑块行程中,在唯一工位上完成多个冲压工步,冲制出成品冲件所使用的复合模,有两种类型:用于平...  相似文献   
166.
167.
朱国建  王斌 《成飞情报》1999,(2):9-12,19
本文对波音镜面前缘蒙拉拉伸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波音镜面前缘皮拉伸工艺方法,成形特点。对零变形量的控制,热处理工序的安排,拉形模结构的确定,ML-2A机床钳口的改造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波音转包生产,使公司具备加工前缘类镜面蒙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8.
一种多晶石墨的拉伸蠕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生儒  骆蓉  周达宇  杨峥 《航空学报》1994,15(8):955-959
对一种多晶石墨材料进行了拉伸蠕变试验后,用RAMANORU1000拉曼光谱仪对蠕变前后的试样作了分析,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蠕变前后试样纵向剖面的孔隙变化。结果表明:在1700℃,0.7MPa的应力作用下多晶石墨材料不发生明显蠕变。蠕变初期可用ε-ε0=Atn进行描述,在不同温度和应力下n值从0.485~0.8之间变化。在同一应力条件下,随温度提高,n值增大。激光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多晶石墨蠕变后石墨化程度增加、孔隙增多、变大。  相似文献   
169.
直接使用复合材料制成的模具可大幅度减少模具–构件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导致的构件固化变形。复合材料模具自加热技术是实现构件高质、高效固化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现有模具自加热方法难以避免地引入大量加热元件和线缆,在反复热循环后易导致模具结构失效,寿命缩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各向异性层合结构的复合材料模具分区自加热技术,通过向碳纤维层合板层间插入电导率调制层形成单向导电的碳纤维层合结构,直接对其局部通电形成若干可独立控温的条带状加热区域,最终在不引入任何加热元件、线缆的前提下,实现模具温度场的分区控制。相较传统自加热模具,分区自加热复合材料模具面内温度均匀性提高了92.1%,固化C型构件的回弹变形量减小了27.0%。分区自加热复合材料模具在满足与构件的热膨胀系数匹配的同时,实现了温度场的分区控制,为构件的高质高效固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0.
研究了B/Y复合微量添加对高温钛合金凝固过程及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变形温度下高温钛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过程,测试了高温钛合金在室温和650℃下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B/Y微量复合添加使高温钛合金凝固过程中产生成分过冷,形成了包裹于β晶界的链状TiB增强相和晶界、晶内弥散分布的稀土氧化物颗粒,显著细化了原始β晶粒,抑制了β晶界的移动,使晶内析出的α片层长径比减小。不同温度轴向压缩变形后,高温钛合金饼坯不同位置处显微组织存在不均匀现象,TiB增强相促进了次生α相的球化。力学性能结果分析表明,两相区变形合金具有较好的强塑性匹配,B/Y复合添加后高温钛合金650℃拉伸强度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