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航空   7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着重描述了卫星抛物面天线组合件的模态理论计算和模态试验情况,并对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和评定分析。  相似文献   
22.
空间反射面天线在轨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得出太阳光与地球和卫星在同步轨道上的关系,然后运用ANSYS软件对星载天线反射面进行热分析得出在轨温度场,为进一步的在轨热变形计算以及热控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必要的温度数据,提供了一种新的地球静止轨道热分析的途径。  相似文献   
23.
六棱柱单元可展天线结构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提出了一个利用伸缩杆驱动的六棱柱展开单元,该单元可动机构数较少,展开可靠度高,结构刚度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伸缩杆六棱柱单元,文中设计了一大型构架式切割抛物面天线,并简要介绍了天线的可展节点细部设计,该天线的形面精度较高,质量轻,造价低。  相似文献   
24.
星载抛物面天线在轨运行时由于姿态调整或环境因素变化,可能产生振动,从而降低其工作性能。为了减弱振动的影响,需采取加装张紧绳索的方法来提升天线刚度。提出了一种新型张紧绳索多层设计方法,通过将抛物面天线划分为多层,调整各层绳索的张紧力,从而提高天线结构刚度,同时尽量降低张紧力引起的形面误差。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建立了天线的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不同张紧力参数配置下的结构刚度和形面误差,并以提升结构刚度的同时降低张紧力引起的形面误差为目标,对张紧力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为了提高计算效率,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代理模型参与优化迭代计算。采用非劣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完成优化迭代计算,优化后的张紧力参数使天线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为构架式可展开抛物面天线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5.
抛物面天线作为卫星上重要的功能组件,是实现遥感测量和无线通信等功能的基础。为了解决模块化抛物面天线折展机构构型设计与刚度匹配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剪刀机构的肋单元折展机构的构型方法,并设计了肋单元折展机构。通过运动学分析,验证了该机构通过参数的修改,可以实现同一折展机构展开状态包络不同抛物面拟合球面。给出一种包络锥法实现多模块折展机构展开过程的求解思路,为可转动肋单元的运动副配置提供依据。构建多模块折展机构的有限元模型,以提高固有频率和降低整体质量为优化目标,对肋单元折展机构的构型参数进行优化。采用非劣排序遗传算法完成优化迭代计算,得到具有高刚度、轻量化的折展机构设计参数,在相同条件下优化后调和平均固有频率提高了67.4%,天线整体质量下降了35.2%。  相似文献   
26.
铝蒙皮反射体是卫星地面通讯站和电视接收站的重要部件。分析和权衡手工成形法的利弊以后指出,由于天线向小而精的方向发展,手工成形法将为拉伸成形法所代替,这种成形法能获得很高的精度,但蒙皮拉伸机造价较高。介绍了两种结构,即台动式蒙皮拉伸机和台钳复动式蒙皮拉伸机,并就后者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由于蒙皮框架的刚度是反射体抛物面的精度的重要保证,因此对两种结构形式的工艺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必要的工装。  相似文献   
27.
大型复杂空间结构机—热集成分析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慧涛  李劲东 《宇航学报》2008,29(2):413-419
基于I-DEAS框架的机热集成分析平台,针对卫星复杂抛物面天线主反射器,开展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28.
论证了用一组方程的解作为周界的坐标来切割天线主反射体的设计方法是不可行的,这是增益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卡塞格伦天线增益设计理论确定的主反射体水平和垂直口径直接作周界,可使设计简化,加工方便,增益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9.
针对微纳卫星的测控数传需求,利用业务无线电及ISM(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工业-科学-医疗)频段和设备,设计了适用微纳卫星的便携式测控站,包括ISM和VHF/UHF(Very High Frequency/Ultra High Frequency,甚高频/超高频)2个通道;优选了COTS(Commercial Off The Shelf,商用现货)ISM通信电台和VHF/UHF全模式电台、VHF/UHF八木天线、S频段花瓣式网状抛物面天线等部组件,3副天线共用1个伺服机构;并对ISM和VHF/UHF信道的上/下行链路电平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该多频段多通道便携测控站的设计方案可行性好,效费比高,并已在相关微纳卫星的测控应用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