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5篇
  免费   601篇
  国内免费   351篇
航空   5665篇
航天技术   1156篇
综合类   606篇
航天   288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819篇
  2011年   754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619篇
  2007年   523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位移-载荷随机复合控制技术通过控制飞机的整体移动以达到消除因试验件变形而产生的加载误差,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试验精度,解决了试验中的一大难题。双点载荷差动监控技术通过对两个被动约束点的载荷差进行监控,解决了疲劳试验中全机悬空软约束状态下被动加载点的加载精度控制问题,保证了试件的安全,提高了被动加载点的加载精度。  相似文献   
942.
文章介绍了F-16近期内的一些订单情况和技术改进情况。  相似文献   
943.
综述了翼面结构等效板建模的基本方法、过程及涉及的关键技术,分析了翼面结构等效板建模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4.
介绍了目前国内机载设备校准技术的基本现状,同时介绍了目前国际上较为普遍采用的先进的校准技术--“零距离校准技术”。  相似文献   
945.
主要针对以差压变送器为核心的动态差压检测系统的特点,应用流体网络分析方法,提出了动态差压检测系统中的共模误差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共模误差与检测系统两侧引压管路的不一致性直接相关,为了获得动态差压信号的准确检测,必须对动态差压检测系统的共模误差予以抑制。  相似文献   
946.
刘雨棣,男,1957年11月出生,1982年7月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机电系电气自动化专业,1989年在日本住友重机械公司筑波辐照中心参加美国RDI公司电子加速器培训进修。曾担任西安航专电气工程系副主任、工业电气自动化教研室主任。现为西安航专电气工程系测控技术教研室教授,主要研究方  相似文献   
947.
《航空计测技术》2007,27(3):58-58
机械加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常常要面对刀具破损问题,识别刀具破损的位置和原因也成为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传统的非接触式刀具破损检测系统根据激光光束是否被遮挡来判断刀具是否正常:被遮挡时,表明刀具正常;未被遮挡时,表明刀具破损。  相似文献   
948.
C-17项目采用了一系列偏离详细设计规范,其中对飞机完成任务能力有所助益的偏离项目,这些偏离要以合同偏离的形式进行更改。文章主要论述对合同所确认的偏离项目的控制情况以及对主要偏离所采用的识别、确认及解决方案合理性与一贯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49.
翼吊发动机飞机一体化设计有许多不同方法,如数值分析、风洞试验或者飞行测试等。发动机位置、短舱/挂架/机翼外形、反推形式等的选择,将影响最终产品的成本、研制时间和使用安全性。文章介绍了发动机-机体一体化设计方法。这是一种应用于Embraer系列飞机(如Embraerl70)的典型方法。在结构设计时结合文章的方法大量应用CFD技术,使安装阻力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同时能减少风洞试验工作量,并大大减少设计周期和全部费用。  相似文献   
950.
随者航空技术的发展,设计出高性能、长寿命的发动机以适应未来战争及民用航空的需要已成为各国航空界科技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近20多年来,由于材料性能的提高,特别是冷却技术的发展,使涡轮前燃气温度T4*有了突破性的提高.目前性能先进的燃气轮机的已高达1850K以上,增压比已高达25以上,再过20年,TLC将高达30以上,TLC可望高达2400K,推重比可高达到15~20,这就为燃烧室等热端部件(包括涡轮)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