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265篇
航天技术   245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3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微分对策的自主机动决策系统.该系统通过预测对抗双方的未来运动状态,将双边极值问题转化为单边极值问题,以降低计算复杂程度,满足机动决策的实时性要求.为体现对抗特性,采用战术过程评价获得最优机动,战术过程评价采用逐级淘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对抗双方未来运动状态预测误差能满足机动决策的需求,机动决策结果能有效提高作战性能.  相似文献   
872.
通过对A400M军用运输机的能力和设计技术特点的分析,针对战术运输机与常规军用运输机的设计特点,得出了空客公司在运用商业运行方面取得的经验,可用于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73.
一种用于无节点战术数据链的TDMA协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时分多址(TDMA)技术在一种无节点战术数据链中的应用;并简要介绍了这种数据链的基本通信原理;具体讨论了如何利用时分多址技术进行数据链组网,以及终端入网、同步、和TDMA的实现等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74.
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末制导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拦截战术导弹弹头为研究目的,建立了拦截器的六自由度运动学,动力模型,以及拦截器的轨控和资控发动机推力特性和控制模型。提出了修正比例导引律的实现方案,进行了末制导过程的仿真,并分析了影响脱靶量的一些因素。仿真结果表明,在轨控和姿控发动机的作用下,拦截器可以直接命中目标。  相似文献   
875.
战术飞行实时轨迹优化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昱  夏洁  高金源 《飞行力学》2001,19(2):26-29
介绍了在所开发的“战术飞行轨迹优化系统”中采用的轨迹优化方法-启发式搜索算法的改进方案。为了加快搜索速度,建立了专家系统,介绍了专家系统的规则。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建立了基于局域网的地面实时仿真系统,详细介绍了专家系统的设计。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开发的飞行轨迹优化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76.
赵佳欢  杨海明  邱令存 《航天控制》2021,39(3):56-62,81
为解决传统意图识别模型中,依赖专家经验、信息过载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战术意图智能识别模型.模型基于循环神经网络进行设计,能自动对来袭目标的时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借鉴人脑聚焦式注意力机制,依据注意力分布处理输入信息,解决信息过载问题;在注意力分布计算过程中,设计了点积打分函数,提高模型训练时的收敛速度.结果表...  相似文献   
877.
为了充分挖掘多脉冲机动突防的潜力,提高弹道导弹中段机动突防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反预警的反拦截中段规避突防策略。首先,分别以脉冲点火点及点火间隔为搜索节点与步长,视敌方拦截系统为威胁源并转化为航迹规划中的约束条件,将多脉冲弹道的设计问题转化成无人机避障航迹的规划问题。然后,在综合考虑敌方探测系统延迟和拦截系统部署及性能的基础上,选取最优的脉冲点火参数。最后,研究了脉冲增量和探测系统延迟对多脉冲规划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突防策略通过多脉冲机动增加敌方预测误差,使其不能收敛与准确预警,当敌方的预测误差收敛且准确预警时,导弹却处于其拦截范围之外,无法进行拦截;能根据获取的最新战场信息,在线下60s内设计出一条多脉冲突防弹道。此外,还能根据任务的需求,提高(降低)导弹的飞行高度、平均飞行速度,缩短(增加)20%~35%的飞行时间。  相似文献   
878.
分析了预警机指挥下的机群多编队协同空战过程,根据空战决策特点分别以编队和单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分层决策模型,将预警机指挥下的空战决策分解为战役层决策和战术层决策。针对战役层决策,建立编队目标威胁评估和初始兵力分配模型;针对战术层决策,建立单机目标威胁评估和目标分配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决策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79.
自20世纪60年代弹道导弹成为头号战略投射武器后,对核超强来说,除了针对大气层内传统飞机类型目标的防空体系外,一套针对弹道导弹这类大气层外威胁的早期预警、监视体系也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进行大范围空域监测,追踪导弹试射、情报收集、追踪太空物体,或者是实施核报复攻击,拦截弹道导弹甚至是对任何大规模空中攻击采取防御措施,所有的行动都必须依赖顾警系统的资讯作为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880.
苏联早期预警系统发展过程与美国类似.都是先针对轰炸机的大气层内预警再扩展到针对大气层外来袭的弹道导弹预警。50年代中期,苏联于其西部边境部署塔林防线(Tallinn Line)后,对其轰炸机的防御能力便有长足进步,其后,苏联逐步将预警雷达监视范围往国土四面延伸,最高峰时全境分布有1万座以上各式机型的陆基雷达,尤其是北从摩尔曼斯克.南至俄土边境的西线,以及防御重点的莫斯科、列宁格勒与巴库一带,雷达的分布更是绵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