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149篇
航空   847篇
航天技术   225篇
综合类   146篇
航天   3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飞碟探索》2013,(4):5-5
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梦想着造出像大脑一样的电脑。大脑比电脑更加节能,而且还会自主学习。不需要任何编程。来自比勒菲尔德大学物理学系的高级讲师安迪·托马斯博士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他的研究材料是忆阻器,一种能够模仿神经功能的微电子元件。多年来,忆阻器一直被视为神经突触的电子版,而突触是神经元之间联系的桥梁,神经元活动越多,这种突触联系也就越多。忆阻器可以接收来自电子回路的脉冲,并且在关掉电源后,仍能“记忆”先前通过的电荷量。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自动微装配技术在机载传感器装调中应用的整体思路及应用方案,通过对微小型零件夹持、精密定位、显微视觉和在线测量等先进装调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了光纤陀螺、高精度加速度计等产品成套自动装配的技术装备,解决了目前精度不高、装调一致性差、手工作业和产能不足等问题,从而整体提升了机载产品制造技术的水平.  相似文献   
43.
猜图秀     
《飞碟探索》2012,(3):21-21
问题:图中描绘的是什么?绘制时间?贴士:给点儿提示吧,在尼泊尔哦。难度:★★奖池奖金:100元截止时间:2012年3月15日活动参加办法:1.在规定时间之前回答问题,并将答案通过E-mail发送至:caituxiu@163.com,并在主题栏注明"猜图秀";2.图片的难易程度分为一、二、三级,对应的奖励分别为:50元、100元、150元或相应价值的实物;3.获奖者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了日本的阳极直径为五厘米的汞离子发动机,安装在ETS-Ⅲ卫星上进行空间试验的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45.
小灵通作为数字无绳电话,以其优良的服务和独有单向收费赢得了广大民众,每年以上百万用户递增,小灵通的前景非常广阔。因此文章就小灵通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测试小灵通设备的性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希望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46.
主要论述全光纤硅谐振微传感器中微弱信号的相关检测技术.研究表明对于高阻抗信号源,有效信号电流仅为纳安级、信噪比很低、谐振频率高达200kHz的微弱信号,可通过选用低漂移、高输入阻抗和宽频带的运放作为前置放大器,并进一步应用相关检测原理,设计出相应的电路,就能极大地提高信噪比,检测出有效信号,实现硅微传感器微弱信号的检测.  相似文献   
47.
本文指出了著名的Hale引理证明中的不足之处,并给以完善。  相似文献   
48.
当前,硅微机械器件引起导航与控制系统传感器开发者们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微硅加速度计和角速率传感器最根本的优势在于其体积小,功耗低,相对成本较低,而且与微电睡的组合成本低,可实现。本文介绍了RDC在微硅加速度计和多用传感器研制方面的成果,介绍了硅平衡式加速度计和频率输出型开环加速度计的基本特性,同时,探讨了今后导航和控制系统中硅微机械应用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9.
50.
微放电效应是制约航天器系统功率容量的重要因素,为了精确获得微波产品的微放电性能,有必要提高微放电测试方法的性能.研究了不同天线馈源产品的微放电测试需求,提出了两种典型的辐射式微放电测试架构.这两种测试的典型构架分别为采用透波真空系统方式和采用非透波真空系统与大功率真空吸波箱相结合的实现方式.透波真空系统的微放电测试系统保证了真空测试环境,以常压环境大型吸波暗室作为功率吸收载体,保证了更高的功率吸收、更好的散热和驻波性能,适用于尺寸小的天线产品;非透波真空系统的微放电试验系统在常规的非透波真空罐中实现,不受透波真空系统尺寸限制,实现了大型天线的微放电测试.这两种微放电试验方法性能良好,覆盖了各种尺寸天线的微放电性能测试需求,顺利完成西安分院多型号天线微放电试验任务,包括国内首例大尺寸天线的微放电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提升了我国航天器的设计研制和试验验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