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航空   920篇
航天技术   141篇
综合类   67篇
航天   328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介绍了低温液体自然循环预冷方案,并以液氮为模拟推进剂,进行一系列循环预冷模拟试验,包括常压或增压环境、气相回流或液相回流、小管径或大管径、回流管绝热或裸露、自流或引射等各种组合。通过分析对比各状态试验时系统所获得的温度、压力数据,得出气相回流循环预冷试验较液相回流循环预冷试验更能快速、持续地预冷系统,增压和引射在特定条件下有利于系统保持循环状态等结论。  相似文献   
312.
基于驱动或结构冗余的并联机器人容错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并联机器人利用驱动冗余进行驱动器故障容错及利用结构冗余进行关节故障容错的方法.结合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力矩分配问题的多解性,分析了部分驱动器故障后在剩余正常工作驱动器之间重新分配驱动力矩以实现容错的方法.结合结构冗余并联机构的特点,分析了放弃部分结构自由度以完成操作任务的方法.从运动学和动力学角度讨论了两类冗余机器人的特点及容错的可能性,以一种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为实例,针对驱动器及关节故障分别分析了故障后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变化,验证了采用驱动及结构的冗余进行容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13.
CDT通讯规约在我国电力系统的调度系统中应用广泛 ,但规约本身存在传输效率不高等缺点。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 CDT通讯规约生成多项式和中间余式的计算机实现的算法 ,可简化 CRC校验码计算方法 ,从而达到提高传输效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314.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的仿真模型.分别在3种典型工况下对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在相同工况下在蒸发循环制冷系统试验平台上进行了地面试验,得出了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参数和影响程度,以及不同工作状态下各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比较仿真与试验结果,证明仿真结果基本正确,采用蒸发循环制冷系统的仿真方法可行.仿真结果可为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15.
研究定常态恒温热源热机循环性能,导出内可逆卡诺热机和布雷顿热机的最佳功率、效率关系和最大功率及相应的效率界限,并对这两种热机循环的最优性能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表明,只有当工质的热容率趋于无穷大时,布雷顿循环才能达到卡诺循环的性能。数值计算显示,当布雷顿循环的工质热容率为高、低温侧换热器的热导率总量的1.5倍时,布雷顿循环的功率已为卡诺循环功率的99%以上。  相似文献   
316.
对外物损伤(FOD)对航空发动机风扇/压气机叶片高循环疲劳(HCF)性能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介绍了美、英等国通过实施涡轮发动机HCF研究计划在FOD对叶片HCF性能的影响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总结了中国近年来对FOD问题的研究内容,指出了中国该项技术研究的不足和差距,并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17.
王亚军  李江  何国强  秦飞  汤祥 《推进技术》2016,37(4):662-668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RBCC亚燃模态热力喉道生成机理与规律,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燃料喷注位置、凹腔位置、当量比以及火箭流量等影响RBCC燃烧室流道内放热分布的因素,分析了不同放热分布对于热力喉道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放热量足够形成热力喉道的前提下,放热分布相比放热量对热力喉道生成位置的影响更大,并且热力喉道不会形成于主放热区内,提高掺混、增加燃料当量比等使放热量增大的方法会伴随30%~50%的主放热区间长度的增加,对于热力喉道生成位置的影响能力有限。对于RBCC燃烧室,调节火箭流量是一种更有效也更容易实现热力喉道位置宽范围调节的方法,调节范围可以达到燃烧室长度的24%。  相似文献   
318.
龚春林  韩璐  谷良贤 《宇航学报》2013,34(12):1592-1598
根据RBCC动力系统工作原理,分析了RBCC运载器上升段轨迹特点和设计矛盾。针对此类飞行器工作模态多、冲压模态约束条件复杂、传统优化模型无法求解其全局最优解的问题,以Radau伪谱法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混合积分变量的全程最优轨迹求解模型,并引入连接条件模型。该模型可以有效处理RBCC运载器多段飞行轨迹约束条件,克服了传统建模方法的不足。采用50km、Ma8运载任务算例校验优化模型,优化结果显示,所研究模型符合RBCC运载器工作特点和任务需要,可快速求解此类运载器上升段最优轨迹。  相似文献   
319.
BUAA-RR七自由度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就BUAA-RR七自由度机器人的操作机机构选型、关节结构、零部件设计等提出了一整套设计原则和方法.研制成的BUAA-RR七自由度机器人,结构紧凑、合理,运动灵活、可靠,达到了避障和避奇异位形等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32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变循环发动机非线性部件模型共同工作方程组求解时初值选取对收敛速度和精度的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算法与Broyden拟牛顿法混合的求解思路。首先,对变循环发动机(VCE)进行变几何特性分析以及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下的外涵道稳态特性分析基础上,建立反映变几何特性以及模式切换等全状态部件模型。其次,以该模型性能计算为基准,提出了一种基于QPSO的Broyden拟牛顿混合算法来达到发动机共同工作平衡要求,通过发散系数实现混合算法的切换,以改善单一Broyden拟牛顿法对初值选取的依赖性同时提高QPSO算法的求解效率。通过高阶非线性方程组的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求解效率以及精度。最后,进行VCE部件模型稳态、动态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与GasTurb性能计算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发动机速度特性、高度特性等变化趋势与GasTurb基本一致,且误差均小于2%;基于QPSO的Broyden拟牛顿混合算法可有效快速地完成VCE部件模型的求解;所建VCE部件模型能够有效实现该新型发动机的性能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