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航空   684篇
航天技术   294篇
综合类   110篇
航天   41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双弹雷达导引头联网反隐身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防空导弹的高速运动和体积、质量、能源等限制,地面雷达可以采用的一些反隐身技术在弹载雷达中则难以实现。这就使防空导弹主动寻的雷达导引头如何反隐身成为当前防空导弹领域中的一个难题。借鉴地面雷达反隐身技术,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一种近期比较可行而且有希望走向实用的雷达导引头反隐身技术——双弹主动式雷达导引头联网反隐身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对两导引头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提高了对目标的检测概率,改善了整个系统的跟踪精度,并使跟踪开始得早,确保防空导弹对隐身小目标的快速反应时间和杀伤概率。  相似文献   
12.
“中华”卫星2号于2004年5月20日发射升空,飞行高度为891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到2005年5月刚满一周年,已经绕行5104圈。从2004年6月4日发射后两周即首度下传遥测资料,并在在7月4日首度对全球拍摄,累积面积已达27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750个台湾岛。  相似文献   
13.
气动/推力矢量控制面融合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在过失速机动中气动/推力矢量控制面协调问题,分析了最小控制能量和链式递增两种典型控制面融合方式的特点.结合实际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控制方式.通过仿真计算和分析,并与典型的链式递增融合方式进行比较后可知,这种新的控制方式改善了采用链式递增融合控制方式中气动舵面的振荡现象.并且与最小控制能量融合方式相比更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靶场测控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确定了测控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框架,然后针对系统构型为串并联系统、试验信息为成败型数据/寿命型数据的情况,研究了可靠性信息融合的Bayes方法,最后讨论了系统可靠性的Bayes统计推断问题,包括点估计、置信估计和假设检验。  相似文献   
15.
现代空中管制多采用多雷达组网技术对飞机进行监视,以扩大监视空域的覆盖面积并提高对飞机的监视精度。本文就空管雷达网分布式数据融合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研究,给出四种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模型,总结了能够用于分布式组网雷达体系结构的数据融合的基本方法。并展望这一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智能化多传感器管理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机载多传感器管理需求,提出了基于机载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智能化多传感器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并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系统设计原则和方法。采用商用货价产品技术(COTS)构建原型仿真平台,对提出的多传感器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进行原型仿真,验证了该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用遗传算法解决多传感器-多目标定位收敛速度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拉格朗日松驰技术改进遗传算法的方法,并给出几种典型情况下算法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比改进前提高了5—6倍。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新航行系统中空中交通管理(ATM)系统正常运用的首要条件是对所管理的空域实施有效的监视。随着监视雷达的合理分布和数量增加,自动相关监视(ADS)系统的逐步应用,可实现所需监视空域的覆盖。由于网络的互连可使独立的各监视传感器集成为一个综合监视系统。综合监视系统是由多传感器组成,因而传统的信息处理模式将不适应综合监视系统的需要,刮用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实现多传感器多种数据源的信息处理。二、监视系统的集成目前监视系统有一次监现雷达(PSR)、二次监视雷达(SSR)和新航行系统中的自动相关监视(ADS)、广…  相似文献   
19.
基于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比较和研究了相关数据和不相关数据的融合方法,分析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算法:集中式融合算法和分布式融合算法.经过实验证明,执行分布式有反馈融合算法时的效果最好.然后利用该算法,提出了和线性内插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识别方法.利用4种飞机的步进频率雷达的高分辨率一维距离像,将神经网络的识别结果作为证据分别送入传感器进行融合,进行识别研究.实验证明,与单纯利用神经网络的方法比较,目标的正确识别率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20.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是C^3I系统和电子综合战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本文从信息融合分类出发,讨论了单传感器的信息融合决策理论和技术以及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原理,提出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专家系统,着重讨论贝叶斯法用于二元检测的分布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