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25篇 |
免费 | 129篇 |
国内免费 | 8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39篇 |
航天技术 | 186篇 |
综合类 | 204篇 |
航天 | 5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91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95篇 |
2011年 | 91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103篇 |
2007年 | 120篇 |
2006年 | 95篇 |
2005年 | 108篇 |
2004年 | 77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以飞机光盘化数字技术文件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和管理数字化技术文件,以确保飞机维修技术文件的有效性、完整性,从而保证航空器的适航。 相似文献
22.
23.
飞行员视觉信息流强度模拟及适人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地确定飞行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的视觉信息流强度,开发了飞机座舱显示界面仿真模型,以被试的正确反应率和反应时间来评价作业绩效.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果:所建立的视觉信息流模型中视觉信息流强度曲线符合正态分布.不同的视觉信息量完成任务差异显著,信息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辨识变慢,出现错误的几率升高;在相同视觉信息量情况下,夜晚与白天、动态与静态执行任务辨识和绩效差异显著,白天要比夜晚、静态要比动态辨识效率和绩效更好. 相似文献
24.
本文提出了结构健康监测中一种新颖的方法用于时变系统的损伤识别,选取FS-TARMA(函数基时变自回归移动平均)时间序列模型应用于一种随机振动信号中,这种振动信号在时变系统中用来估计TAR/TMA参数和创新方差。基于一种特征值分解技术,被估计的TAR/TMA参数和创新方差能够为损伤估计提供更多信息和数据,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论LCs(潜在成分)。LCs被组合和分解成数值,接着输入概率神经网络中进行损伤识别。将这种新方法用于三自由度时变系统中进行评估,根据质量和弹簧刚度的降低来模拟不同级别的损伤。这种方法能够找出系统参数的时变性质和质量及刚度变化引起的损伤级别。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方法,与其他的非降维和普通的特征提取方法相比,识别的成功率有相当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5.
张陈力子祝雯生余雄庆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6,(1):28
为了在概念设计阶段快速准确地分析民航客机性能,提出一种基于MATLAB/SIMULINK 联合仿真的性能分析程序快速开发方法。从数据库文件中读取已有的气动、重量、推进、飞行剖面等数据,在SIMULINK中分别求解已建立的各飞行阶段运动微分方程,将结果保存至原数据库。整个求解及前后处理过程由MATLAB脚本控制。以波音737-800型客机性能分析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经验公式法相比,本文算法更为准确,流程更加清晰,不需要编写大量代码,实现与维护更加简便,适用于民机概念设计阶段性能分析程序的快速开发。 相似文献
26.
简要介绍了集成化产品和过程开发模式的内涵、思想、核心工具等基本理论,分析了集成化产品和过程开发模式在项目研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成功实施案例,在此基础上提出将该模式在我国航空工业实施的推行构想. 相似文献
27.
我国BPL时号的频率控制系统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现行BPL时号的频率控制系统,分析TBPL时号频率控制系统的缺陷,对目前BPL时号的频率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一种新的频率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28.
康锡章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2,17(6):615-618
讨论了雷达的战术和技术指标,进而确定了电子干扰环境下雷达战术技术指标与无干扰下雷达战术技术指标间的关系,最后给出了确定战技指标的流程图. 相似文献
29.
欧盟框架计划航空研究始终围绕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保持和扩大工业领导地位,保护环境和能源供应,确保安全和安保,优先考虑研究、测试能力和教育等作为重点支持领域,以满足社会需求和保障欧洲全球领导地位。项目针对产品潜在应用需求,提前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综合集成演示验证,技术成熟度1~6级。利用全球资源,组成包括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初创公司等发挥产学研用的研发团队。中国航空研究院自2005年起,参与欧盟框架计划交流平台项目和技术研究项目,建立了与欧洲航空科研机构交流的正常渠道。本文通过对欧盟框架计划航空研发项目特点的系统分析,以期推进中国民用航空科技的发展和对外合作。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