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64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3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针对发动机环形燃烧室内套前段旋压工艺中存在的加工缺陷,从预制坯、工装、工艺参数、基准选择、加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了零件交付合格率。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某型号固体火箭发动机超薄壁燃烧室壳体旋压工艺研究,分析D6AC材料筒形件在超薄壁旋压生产中壁厚、圆度、直线度的控制以及前期毛坯设计问题。从工艺角度主要解决生产中遇到的产品质量问题,兼顾各个工艺方案在不同生产阶段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73.
目的设计制作一种由电子制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水冷系统和装夹工作台构成的冷冻强力吸盘。方法通过电子制冷器迅速降低或升高工作台的温度,可以达到粘结、固定工件或拆卸工件的目的。结果该装置的核心技术是使用半导体制冷技术,采用全电子控制,它既可应用于各种磁性材料工件的装夹,也可应用于各种非磁性材料工件的装夹。结论该装置性能可靠,快速高效,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74.
镍基高温合金旋压成形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5.
进行了BT20钛合金大型薄壁筒形件热旋成形试验,研究了热旋过程中各种缺陷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在模拟试验的基础上获得了BT20钛合金筒形件合理的热旋成形工艺方案,并成功地旋制出了质量良好的BT20钛合金大型薄壁筒形件.  相似文献   
76.
我国钛旋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我国钛合金旋压技术的发展历程、钛合金旋压技术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铸造管坯-强力旋压成形是加工大口径、薄壁无缝钛筒体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短流程的技术方案;应充分发挥旋压学术委员会的指导、组织和协调作用,并研制专用的热旋压设备,推动我国钛合金旋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7.
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高温合金管缩径旋压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GH625高温合金管缩径旋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轴向进给速度、旋轮圆角半径、旋轮安装角度对高温合金管缩径旋压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合金变径管在旋压过程中,随旋轮的轴向进给,不同的区域截面变化趋势不同。对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发现轴向进给速度及旋轮圆角半径增大时,壁厚增大;旋轮安装角度对零件壁厚无明显影响;进给速度越大或圆角半径越大,截面椭圆度越大;距自由端较远时,旋轮安装角度越小,截面椭圆度越大;随着旋轮的进给,距自由端越近,椭圆度波动越严重。最后,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最终工艺参数为轴向进给速度0.25mm/r,圆角半径取值2~4mm,旋轮安装角度为90o,并进行了高温合金管缩径旋压试验,得到了较好的成形件。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T250钢大直径薄壁圆筒旋压工艺试验过程,讨论了试验过程中圆筒堆料、鼓包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确定了强力旋压四道次、不进行中间固溶处理的工艺路线及各道次旋压工艺参数,能够加工出质量基本满足技术条件的旋压圆筒。  相似文献   
79.
典型零件旋压成形技术应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金属旋压成形技术在各个主要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介绍了圆筒形件、锥筒形件、封头、车轮、无缝整体气瓶、带轮、带齿圆筒等典型旋压件的工艺技术方案,提出了旋压技术中值得探讨的表面粗糙度等问题,并对今后旋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0.
梁根贤 《推进技术》1983,4(1):80-82
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生产,国内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1. 型材毛坯,加工成型。 2. 板材下料,卷曲焊接成型。 3. 锻坯或粗钢管加工成合适的坯料,强力旋压成型。 4. 某些小型的火箭弹壳体,用冲压拉伸成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