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13篇
航天技术   57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2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退步控制方法研究了绳系卫星系统TSS(Tethered Satellite System)的平面内回收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张力控制律.该控制律设计由两步组成:首先利用退步控制将摆角稳定到目标值,然后通过设计摆角的目标值实现系绳的回收和回收速度的控制.控制率设计了分段连续的目标角度方案和延时环节,可以使TSS回收过程各状态量变化平滑.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律在圆轨道、近圆轨道和大偏心率的椭圆轨道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2.
竺士伟 《航天》2011,(3):10-11
新闻链接2010年12月8日,空军太空项目副部长理查德·麦金尼称,第二架X-37B将在2011年3月~4月之间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这次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OTV)任务将"扩展运行包线",以试验横向飞行范围的回收特性,并在更极端的天气条件下尝试回收。  相似文献   
93.
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半实物仿真系统是通过模拟飞船返回压力环境,将回收程控装置硬件实物接入仿真回路的一个半实物仿真试验平台。文章简要介绍了该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结构,重点叙述了该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特有的负压高精度快速调节压力模拟、多通路指令信号处理、混合式网络、多阶段动力学仿真框架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4.
依据火药抛射原理设计了某型号火箭弹回收装置,采用内弹道理论预估了抛射物的分离速度,开展了地面抛射验证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了启动压力、火药药量与抛射速度的关系,并与理论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5.
《中国航天》2009,(6):46-46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已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对其“奥利安”载人飞船进行了试验。作为即将退役的航天飞机的换代型号.“奥利安”的一个全尺寸模型4月份在佛罗里达中部东海岸外的大西洋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这是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阿波罗飞船研制以来首次进行全尺寸飞船海上试验。潜水员和工程师们演练了回收方法.以对溅落后的飞船进行回收,并试验了飞船在开放水域中的性能。试验中.回收队伍首次尝试在随海浪上下漂动的飞船上安装浮箍。  相似文献   
96.
高空科学气球是一种在临近空间飞行的无动力飞行器。当高空气球飞行状况出现异常,需要对其进行应急安全控制,使其可控地降落至地面。但目前中国国内相关单位进行的高空气球试验中,没有独立的应急安全控制手段。另外,由于飞行试验一般在地广人稀的区域进行,网络覆盖率低,无线电视距测控链路会因作用距离限制出现中断,高空科学气球载荷舱返回地面后的精确定位信息无法回传,致使回收人员无法进行快速搜寻。针对这些问题,文章采用STM32芯片、FreeRTOS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架构,集成GPS定位功能和火工品引爆功能,并基于独立的铱星卫星通信链路,设计实现了高空气球全球范围内球体与载荷的可控分离和定位信息的回传,有效地提高了飞行任务的安全性和有效载荷回收的效率。  相似文献   
97.
利用能量方程、状态方程、运动方程和质量流量方程,建立新型排气余压利用系统气缸回程过程的基本数学模型。选取合适的基准值将数学模型无因次化,运用MATLAB/Simulink对无因次模型进行仿真,得到各无因次参数对排气回收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排气回收效率主要由无因次固有周期、无因次进气口有效面积、切换判据及气缸无因次供气压力决定。当切换判据或气缸无因次供气压力增加而排气回收效率下降时,可以通过改变无因次进气口有效面积、无因次固有周期使其增加。对确定的气缸驱动系统,可以通过改变气罐体积来提高排气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98.
文中针对某型号降落伞系统空投试验,第一架次试验中出现的伞包拉绳断裂的故障,建立了简单的求解伞包拉绳载荷的模型,通过计算分析表明:造成伞包拉绳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其强度设计不足。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