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13篇
航天技术   57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2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简述了QJ2433—93《弹道式导弹弹头动强度和动刚度试验方法》的编写要求、依据和编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介绍了三种先进的动强度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462.
463.
回顾与展望     
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32年来航天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已成为世界空间强国之一,在航天技术的某些重要领域,如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测控技术、高能燃料火箭技术、地球静止卫星发射技术等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发射的应用卫星,已开始服务于四化建设,我国的运载火箭也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为外国提供卫星发射服务。 本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坚持了自力更生,独立研制,有限目标,重点发展应用卫星和实行运载火箭系列化等一系列正确方针。同时,在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实行系统工程的科学管理,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配套协作网,有一支思想好、技术精、能打硬仗的科研生产队伍。 本文的第三部分叙述了对未来的展望,着重说明了在本世纪末以前,我国航天事业将重点发展各类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系统,并跟踪研究世界载人航天技术。  相似文献   
464.
本文将计算高超声速稀薄气流过渡领域中气动特性的局部方法,推广应用到连续介质中弹头型高超声速再入飞行器气动力特性的快速估算。由激波风洞中M_∞=9.9时,一个8°钝锥的气动力测量结果,导出这一实验条件下的领域系数,并以此来估算不同锥角、不同钝度比及不同外形弹头型再入飞行器的气动力和力矩系数,其结果与无粘数值解及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在攻角2°~14°范围内吻合得很好。局部方法可用于弹头型高超声速再入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快速预示。  相似文献   
465.
本文介绍了两种不同弹身长细比、四种不同轴向位置对腹部进气道内流性能的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还介绍了前弹身上鸭翼反其偏转角对腹部进气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6.
针对空基回收过程中无人机头部扰流近距对浮标产生显著干扰、影响对接安全和效率的问题,本文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无人机头部扰流特性及影响进行仿真与分析。首先,借助SolidWorks软件对无人机和浮标进行三维建模;其次,运用CFD软件围绕无人机头部和浮标模型建立外流场计算域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及迭代计算;再次,模拟仿真多组浮标与无人机间典型相对位置情况下的机头-浮标附近速度场、压力场和拖曳浮标所受扰动力数据;最后,基于上述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无人机头部流场内气流速度及对浮标扰动力变化规律。本文探讨内容可为进一步提高缆绳拖曳浮标稳定与空中对接控制精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7.
针对无人机拖曳式空中回收过程中的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轨迹映射的无人机回收轨迹在线优化方法。首先,建立包括缆绳-浮标-无人机组合体的运动模型、机翼折叠模型在内的空中回收系统模型。随后,提出轨迹映射的思想,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神经网络建立回收系统中回收指令和回收轨迹之间的精确映射关系。然后,利用轨迹映射网络实时预测不同指令下的回收轨迹,并根据计算的预测轨迹代价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优化得到最佳回收指令。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轨迹映射网络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计算速度,所提的方法可以优化出使无人机稳定快速回收的轨迹。  相似文献   
468.
469.
针对非匹配包线下固定翼无人机(UAV)拖曳式空基回收过程中的浮标轨迹稳定问题,提出一种盘旋拖曳系统运动规划方法,通过实时协调母机运动和缆绳收放从而实现浮标拖曳轨道精准稳定。首先,构建气流扰动下考虑缆绳弹性和收放特性的母机-缆绳-浮标组合体多体动力学模型。继而,综合考虑拖曳系统动力学约束和母机飞行能力、缆绳收放能力等物理约束,分别建立基于母机运动和基于母机运动-缆绳收放协调的盘旋拖曳系统运动规划最优控制模型。随后,采用hp自适应Radau伪谱法将所建最优控制模型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通过SNOPT求解器解算。最终,通过平静大气下母机运动规划、常值风扰下母机运动规划和常值风扰下母机运动-缆绳收放协调运动规划等典型场景下的仿真实验对比分析表明,本方法可实现一定气流扰动和拖曳系统物理约束下浮标拖曳轨道精准稳定。  相似文献   
470.
针对无可靠陆基/舰基回收平台情况下小型固定翼无人机(UAV)远程作战空基回收难题,提出一种伸缩套臂抓取式空基回收建模与对接控制方法。首先,受硬式空中加油技术启发,提出一种伸缩套臂式抓取无人机空基回收方法,并采用转动惯量质量投影法及拉格朗日方程法构建伸缩套臂仿射非线性模型;继而,分析了母机尾涡及常值风扰动综合作用下伸缩套臂的气动特性;其次,针对伸缩套臂三通道中扰流关联项和不可测瞬变模型扰动构成的系统集总扰动,分别设计了可在有限时间内收敛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干扰观测器对其进行准确估计,并在控制器设计中予以前馈补偿;然后,为实现多重扰流下伸缩套臂快速精准空中对接,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对接控制方法,并分析了闭环系统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在多重气流扰动下实现伸缩套臂的快速、精准空中对接控制,同时兼备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