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3篇
  免费   623篇
  国内免费   344篇
航空   5568篇
航天技术   1137篇
综合类   572篇
航天   285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464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815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613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515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81.
陈立 《中国航天》2012,(7):23-24
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牵动国人心弦。对比去年的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此次任务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人"。因为涉及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发射神九的改进型长二F运载火箭上的逃逸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运载火箭发射是航天员进入太空的重要一步,也是危险性较大的一个环节。作为救生装置,位于火箭顶部的逃逸系统将完成飞船发射阶段的护航使命,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一旦火箭发射出现意外情况,它可以带走飞船,帮助航天员逃离危险区。而在这个过程中,逃逸系统要力挽狂澜,就得仰仗拥有极高安全可靠性的逃逸系统动力装置——逃逸固体发动机。  相似文献   
982.
杨雯 《中国航天》2012,(7):53-54
2012年6月,在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25所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为天宫与神九精准导引,圆满完成了"首先捕获、稳定跟踪、精确测量"的神圣使命。这是继2011年11月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后,微波雷达不负众望,再让"太空之吻"画面完美定格。25所自主研发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是实施此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关键单机,为交会对接提供距离、速度、角度、角速度等信息。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中,微波雷达在神舟九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相距224公里时,迅速发现并锁定目标,直至两航天器成功实现对接,始终工作正常,性能稳定、状态良好,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83.
庞丹 《中国航天》2012,(7):57-60
每次见到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他总是在为工作忙个不停。好不容易,他能挤出点时间接受采访,第一句话就是"多写写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吧,他们才是最值得宣传的。"但实际上,性格低调的他是这个团队的灵魂人物。从1993年起至今,他就一直跟着火箭走,方案论证、研制生产、综合测试、发射试验……十几年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攻克技术难关二十几年前,荆木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保送上了重点高中。1980年他又顺利地考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7年从自动控制专业硕士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部11室,历任可靠性组工程组长、副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984.
1期刊简介《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08所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唯一学术、技术性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航天返回与遥感》2010年全新改版,并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主要集中在从事航空航天及高科技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人员、高  相似文献   
985.
邵尉  钱祖平  王培章  晋军 《遥测遥控》2012,(2):19-21,26
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阵列内插技术的非均匀面阵单快拍自适应处理方法。首先,通过虚拟阵列内插技术将非均匀面阵转化为均匀面阵,继而采用均匀面阵的单快拍方法对其进行自适应处理,从而突破了非均匀面阵单快拍处理瓶颈,实现了期望信号恢复和干扰置零。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方法进行性能验证。  相似文献   
986.
李迎  朱旗  莫瑞明 《遥测遥控》2012,(3):51-54,58
在阐述全息天线构建原理的基础上,分析源天线辐射场与理想平面波的干涉,以此确定全息结构的位置。通过简化对干涉场极小值点的计算,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计算全息结构位置的表达式。作为实例,利用金属全息结构和偶极子天线构建一维、二维及准三维全息天线,并对其辐射场进行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与传统天线相比,全息结构可以显著改善天线的辐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7.
6月29日10时03分,在经过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的主着陆场,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先后健康出舱,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天宫一号与  相似文献   
988.
"龙"飞船是一种自由飞行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NASA的"商业轨道运输服务"计划背景下,用当代先进技术研制出来的。"龙"飞船分为两个舱段,加压舱用来运输需要保持一定  相似文献   
989.
11月12日至14日,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对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试运行评估。评估专家组先后对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  相似文献   
990.
空间遥感智能载荷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间对地遥感观测任务对遥感器高分辨率和灵活性的需求,文章提出并介绍了智能空间光学载荷技术。所研制的新型载荷系统的设计思想是将微型高精度星敏感器、MEMS陀螺仪、高分辨率光学相机进行一体化设计,全面提高在轨成像时相机姿态实时性测量精度及各组件数据深耦合性。应用实时定姿定位、动态像速匹配及像差追踪校正,图像非盲反卷积等自主研究开发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成果,实现遥感器在轨智能化高分辨率成像。根据智能载荷的技术特点开展了相关原理样机标定和测试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