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21篇
航天   4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1.
孙自法 《中国航天》2005,(11):22-22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两大系统的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后向媒体发布信息说,中国航天科技的未来发展有两个突破方向:一是火箭技术,即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研制;二是空间技术,即研制高可靠、长寿命的应用卫星。新一代运载火箭是使用液氢、液氧、煤油等无毒、无污染推进剂,采用模块组合方式覆盖不同轨道、各种运载能力的完整的火箭型谱,可满足中国未来20至30年内航天发展对系列运载火箭的需求。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芯级直径为5米,并捆绑有不同组合的3.35米和2.25米直径助推器,采用模块…  相似文献   
22.
文章阐述了我国发展卫星应用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划分了卫星应用系统的组成和分类;重点分析了各类卫星应用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对各行各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卫星,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气象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资源卫星、环境卫星……各种各样的应用卫星,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态势。  相似文献   
24.
1977年11月23日美国的雷神/德尔它火箭成功地将欧洲气象卫星-1(Meteosat-1)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并为世界气象卫星组织提供气象数据,这标志着欧洲气象卫星的发展已达到应用水平。本文详细介绍了欧洲气象卫星各阶段的发展进程,并着重介绍了正在研制的新一代欧洲气象卫星——欧洲实用气象卫星及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5.
该文从遥感、气象、防灾减灾、导航定位、通信等领域概要回顾了2000年中国卫星应用取得的进展和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的主力军——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走过了它第三十五个光辉的春秋。  相似文献   
27.
回顾了中国卫星技术的发展历史,概述了窨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项域的应用现状,展望了中国卫星及其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8.
该文分析了发展海洋卫星及其卫星海洋应用的必要性和要求,介绍了海洋卫星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目标,并对海洋卫星应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9.
日本未来空间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玉兰 《卫星应用》2002,10(4):41-47
描述了日本未来空间发展构想和它在未来5-10年计划发射的通信与广播卫星,地球观测卫星,数据中继卫星和星间光通信卫星,以及对平流层平台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0.
中国航天产业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1956年。50年来中国航天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近年来由军工研制生产行业,逐步转变成为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技术产业。航天产业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开拓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市场,形成了6个应用卫星系列及其卫星应用领域,对外商业发射服务也取得了新的进步。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国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航天产业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发展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及其应用,形成空间、地面与终端产品制造、运营服务的航天产业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航天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产业要实现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