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2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343篇
航空   3092篇
航天技术   891篇
综合类   447篇
航天   177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51.
三、(广义)质量、可靠性管理 广义质量、可靠性管理(以下简称质量、可靠性管理)是提高产品满足需求能力的管理工作项目.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2.
53.
飞参系统是飞行参数记录系统的简称,通常包括机载采集记录系统、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和地面保障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飞机及其系统工作状态以及飞行员操纵飞机情况的自动测试记录系统(用飞参记录器或飞行数据记录器表示).机上的信号类型一般有模拟量、开关量、数字量、频率/周期量等.飞参记录系统的传感器将非电量信号(如高度、速度、位移、频率等)转换成电信号,经过信号调节器调节,送入采编器,采编器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并按照一定的帧格式对信号进行编码,使所有的信号以数字量的形式表达,而后将信号存入记录器.记录在记录器内的飞参信息,由数据(转录)卸载器读取,通过数据回放译码设备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把原始码还原成物理量,以数据表格、曲线、图形报表和三维仿真等方式显示或打印输出,以便对飞参信息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54.
M:现在,智能CAD可以说是制造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您作为我国智能CAD的开拓者,目前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潘云鹤院士:我的研究重点是智能机器人技术、产品创新设计和虚拟现实等方面,总的方法是把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与设计技术结合起来,推动设计技术更好地前进.我研究的另一个课题是把科学与文化结合起来,我曾经很长时间研究过计算机美术和计算机书法,因为我在计算机方面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计算机图形学,与艺术和设计有很大关系,希望能使我国的多媒体技术和设计技术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55.
公元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四川西昌。长征3号甲火箭再一次拔地而起,直刺苍穹。我国探月工程的首颗卫  相似文献   
56.
阐述了企业在建立质量长效机制中推进质量文化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实施品牌战略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同时介绍了工厂在此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57.
详细阐述了开展航空机轮和刹车装置零组件及结构要素通用化研究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航空机轮和刹车装置专业通用化的现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展航空机轮和刹车装置零组件及结构要素通用化工作的方案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58.
采用DEA的3个模型研究了生产设备利用的有效性问题,并进一步通过C2R效率排序模型实现了水平比较和连续改进.通过一个实际生产的20个加工单元绩效分析的案例,进行了设备利用效率评价和改进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9.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有限的太空资源,必须减少或清除太空垃圾。在人类尚无有效回收手段的情况下,考虑利用现有的技术提出一些空间碎片的减缓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对空间碎片减缓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