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178篇
航天技术   264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4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设计了一种用于空间对接缓冲试验台的新型高动态响应助推力模拟装置。介绍了助推装置的机构组成和原理,计算了助推气动系统的响应时间,并分析了助推运动过程。研究表明:该助推装置的响应速度快、精度高,助推力方向实时通过模拟飞行器的质心,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02.
空间对接机构是实现载人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的关键系统。捕获锁作为对接机构的组  相似文献   
903.
交会对接V-bar负向单脉冲撤离的轨迹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青  解永春 《宇航学报》2008,29(3):807-811
研究了空间交会对接过程中V\|bas负向单脉冲撤离的轨迹安全性问题。针对长方形禁飞区定义了两类安全的撤离模型;通过两个定理给出了这两种类型轨迹安全的充要条件,并加以证明;最后针对一组导航和控制都存在误差的撤离问题,通过选择合适的自由漂移初始相对速度,设计了制导脉冲,遍历仿真结果验证了单脉冲撤离理论的合理性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4.
为实现飞机机身对接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柔性化,研制了分布式机身自动对接平台。阐述了该平台总体构成与设计原理,在详细分析机械系统组成和电气控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了平台各系统的集成。利用激光干涉仪器、机身前段样件和机身后段样件对自动对接平台的定位精度、应力控制和自动对接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数控定位器定位精度为0.015mm,可满足中机身对接装配精度要求;在调姿过程中前、后段样件的X、Z轴应力较小,不会对机体产生损伤;中机身自动对接平台能够实现中机身前段和后段的调姿、对接及装配完成后对中机身技术指标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905.
全机复杂流场网格生成对计算结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通过合理的拓扑结构,分块对接的方法对复杂流场进行了网格划分,然后采用N-S方程有限体积法及分区对接法对翼—身—尾全机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验证了网格生成的有效性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06.
太空环境飞行器交会对接设备精测工艺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交会对接设备是实现飞行器交会对接的重要部件。它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交会对接任务的成败。为了研究太空环境下飞行器舱体压差对交会对接设备安装姿态的影响,文章根据太空环境飞行器所受压差情况,设计了地面仿太空环境试验,对某型号飞行器的交会对接设备及舱体基准进行了姿态测量,分析了由于舱体内外压差的影响而造成的设备姿态变化,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研究出一种新的地面总装精测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907.
《太空探索》2010,(6):5-5
4月13日落幕的"载人航天工程工作协作配套工作会议"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透露,今年是我国载人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准备十分关键的攻坚年,也是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实施的开局年。  相似文献   
908.
绕飞轨道控制是追踪器与非合作目标进行自主交会对接的关键技术。本文针对同轨道平面的绕飞问题,根据双冲量轨道逼近动力学特性,将绕飞轨道分解为两个逼近轨道,采用有摄动情况下双冲量轨道逼近改进算法实现绕飞轨道控制。绕飞控制时,在轨道误差范围内,数次冲量累计同时施加,减少由于单次冲量小而造成的较大相对误差。最后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现绕飞轨道控制,具有设计简单、燃料消耗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909.
对航天器交会对接最终逼近段计算机视觉系统,阐述相对位移与相对姿态确定算法。该算法先求解测距(目标航天器标志点离追踪航天器相机镜头中心的距离),然后应用四元数估算法,由测距确定相对状态参数最佳值。特别是,一种测距求解新算法被提出。此外,还推导出一种利用偏差传递法由影像点偏差直接求出相对状态偏差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包含相对状态确定算法的方法误差,可用以评估相对状态确定算法的有效性。大量模拟算例显示,相对状态确定算法的精度与偏差传递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相对状态确定算法对各种标志点构型普遍适用,且方法误差很小,相对状态确定精度高。不同标志点构型比较表明,非共面构型优于共面构型,可适应更大的影像点坐标偏差与更远的相对距离;基准面内的标志点应尽可能均匀对称分布,间距尽可能加大;非共面构型标志点可取为3个(含1个突出点)、4个或5个(含1~2个突出点);共面构型标志点取为4个适合(其中任意3点不共线);在4点共面构型中,正方形构型相对状态确定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9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