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204篇
航天技术   104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31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针对高轨和低轨卫星构成的双层卫星通信系统,提出了2种协作式波束成形(BF)算法,从而采用认知无线电技术实现卫星通信网和地面移动网的频谱共享。具体而言,在地面网络作为主网络、卫星网络作为次级网络且系统仅已知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次级用户信干噪比最大化的波束成形算法,以及提出基于主用户受到干扰最小化的波束成形算法,得到2种算法相应的最优波束成形权矢量解析表达式。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2种波束成形方案的正确性以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2.
星载激光探测载荷具有云、气溶胶垂直廓线的探测能力。国内外已有的载荷,例如美国Calipso卫星的Caliop雷达、国内“句芒号”卫星的多波束激光雷达和大气污染监测卫星的大气探测激光雷达,为单波束云-气溶胶探测,单次探测区域较窄。提出了多波束云-气溶胶探测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工作于800 km卫星轨道,采用多波束探测体制,扩展雷达的探测幅宽到30 km,中心波束采用双波长偏振探测获取大气气溶胶、云的垂直廓线和粒子种类,边缘波束采用单波长探测获取云垂直廓线,可极大地提高数据获取效率。采用单光子探测和模拟探测结合的探测方式,模拟探测保证探测的动态范围,单光子探测具有极高的探测灵敏度,降低雷达所需的激光能量,降低雷达的重量和功耗。最终通过模拟仿真,验证了星载多波束云-气溶胶探测雷达对典型云、气溶胶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3.
相控阵雷达自适应能力强 ,波束扫描无惯性 ,多波束 ,大功率 ,快速灵活控制波束的指向和形状 ;能自适应地对空间、时间、能量进行最佳管理 ,波束捷变 ,视场角大 ,隐蔽性好 ;相控阵雷达抗干扰能力强 ,在有源干扰情况下 ,相控阵天线的副瓣零点能迅速朝向敌方的干扰源 ,使敌方难于收到雷达信号而无法实施有效的干扰 ;相控阵雷达可靠性高而且具有故障软化能力。重点介绍国外机载相控阵雷达及其对抗技术。  相似文献   
144.
文章以结构设计软件AutoDesk Inventor对宽覆盖多光谱CCD相机结构进行精确造型、模装,进行了干涉检查。应用大型结构分析软件PATRAN、NASTRAN,建立了该相机超大规模有限元模型,完成了该相机的模态分析,得出了该相机相应的固有频率和模态,验证了相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5.
本文讨论空载(机载、弹载)脉冲多普勒体制雷达中可编程DBS信号处理机的机理、结构及实现方法。研究了应用DBS技术提高空载雷达方位角分辨力的原理。提出了用高速位片实现的、采用微程序控制的可编程DBS实时信号处理机的硬件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可使DBS信号处理机在2ms内实时地处理完一幅子图像,其系统的多普勒波束锐化比可达15:1。  相似文献   
146.
研究了一种适用于未来卫星通信的单级基带交换网络;着重介绍了它的单级存储/转发结构;分析了它的主要特性和局限;我们还推导计算并模拟了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之后,我们提出并进一步研究了一种改进的基带交换网络结构,最后展望了网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7.
星载赋形反射面数传天线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刚  吴刚  钟鹰 《宇航学报》2012,33(3):374-379
为了使星载赋形反射面数传天线的波束形状满足设计要求,应用Minimax算法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基于几何光学原理得到反射面中截线的初始形状,然后采用Newton插值函数对中截线进行拟合并把插值函数的系数作为优化变量,最终利用Minimax算法对优化变量进行调整来使获得理想的赋形波束。通过对一个X波段赋形反射面天线优化结果的分析及与基于几何光学原理综合算法所得结果的对比,表明此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保证覆盖角域内任意一点的增益均高于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8.
丁晓磊 《遥测遥控》2012,(2):12-14,18
为满足电磁兼容测试对小体积、宽频带和高增益天线的需求,结合宽频带天线的工作原理,设计一种结构紧凑的局部加脊宽带喇叭天线。与相同尺寸的普通加脊喇叭天线相比,其增益提高约1dB~3dB。  相似文献   
149.
针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高分辨率与宽测绘带两个核心成像指标之间的矛盾,分类研究了若干适用于不同应用需求的基于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的典型高分辨率宽测绘带(HRWS)星载SAR系统,包括超高分辨率、中等分辨率和超宽测绘带。总结出智能化多孔径天线技术、方位向多通道预处理技术、距离向实时DBF技术和多通道SAR数据压缩技术等,作为未来HRWS星载SAR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0.
斯扬 《航天器工程》2007,16(4):60-63
针对一个基于四位数字移相器的相控阵天线试验子阵,对其进行波束指向性能分析,得到扫描波束的波束宽度、指向误差和增益跌落等参数,计算数据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该分析方法将可应用于更大规模相控阵天线的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