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66篇 |
免费 | 419篇 |
国内免费 | 20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696篇 |
航天技术 | 376篇 |
综合类 | 470篇 |
航天 | 7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95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121篇 |
2013年 | 144篇 |
2012年 | 191篇 |
2011年 | 167篇 |
2010年 | 181篇 |
2009年 | 153篇 |
2008年 | 187篇 |
2007年 | 163篇 |
2006年 | 121篇 |
2005年 | 135篇 |
2004年 | 150篇 |
2003年 | 141篇 |
2002年 | 112篇 |
2001年 | 105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正>"火星500"计划由一系列隔离实验组成,主要包括已于2007年11月完成的14天隔离、已于2009年7月结束的105天隔离、于2010年6月3日开始的520天隔离。此次的520天实验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模拟火星往返飞行全过程,包括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着陆及返回地球等各个环节,分为3个部分:前250天飞往火星、中间30天登陆火星、最后240天返回地球。"火星500"计划是俄罗斯组织的、 相似文献
122.
沈祖炜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6,16(5)
介绍探测复合材料层板基体裂纹的三种实验技术:声波发射探测,超声波C扫描和复制带记录。在试验各阶段,应充分利用每种试验方法的优点,使每个试件比常规试验获取更多的试验数据,包括声波发射探测响应图,超声波对整个试件宽度扫描成像,以及沿着试件侧面厚度上的复制带获取图像。最初由声波发射显示试件加载期间基体裂纹的开始形成,通过超声波扫描能清晰分辨出第一条基体裂纹的出现;随着基体裂纹的发展,可综合应用三种实验技术,确定对基体断裂的评估。根据试验结果,对这三种实验技术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3.
124.
据2005年9月9日报道,美国空军实验卫星系统-11(XSS-11)成功完成了一系列轨道交会机动。试验都是围绕着“人牛怪”(Minotaur)火箭(该火箭在4月发射了XSS-11卫星)抛掉的上面级进行的。该项目经理称,7月末XSS-11卫星首次在距离Minotaur火箭上面级1.6km的位置与其进行交会,此后又进行了几次交会,以后的交会距离最近将达到0.5km。 相似文献
125.
航空新型静电传感器建模与标定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电传感器是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润滑油路中磨粒在线监测的新型传感器,为了对静电传感器的特性进行研究,改进了静电传感器的数学模型,设计了静电传感器标定装置。标定装置通过高压电场使油滴荷电,可以产生电量和极性可调的带电油滴,并可通过静电计准确测量产生的油滴电量。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分析,以及标定实验的实验研究,确定了传感器的空间灵敏度分布;发现并验证了定速带电油滴沿着传感器固定径向位置移动时,静电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峰值与施感电荷呈线性关系;通过标定实验获得了传感器的标定曲线,并进一步定量确定了传感器静态灵敏度在径向位置上的分布,标定实验也同时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6.
基于镦头不均匀变形的压铆力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铆力是影响铆接质量的重要参数,其数值的确定主要依赖于经验或简化的理论模型,且不考虑镦头鼓形部分的影响,因而误差较大。依据铆钉材料在压铆过程中的流动趋势,将压铆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并确定了最大压铆力出现的位置。基于厚壁筒受压进入塑性状态的极限应力分析,建立了镦头不均匀变形的压铆力计算模型,结合体积不变假设得到了镦头圆环部分尺寸,用于压铆力的求解。最后以直径4 mm和5 mm的平锥头铆钉压铆为例,利用ABAQUS软件和G86型钻铆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与压铆实验,对相同压铆力作用下的镦头尺寸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和实验得到的镦头尺寸与理论相比,差别均小于5%,表明该压铆力计算模型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7.
128.
通过可靠性管理对民用航空器维修方案的动态监控,实施对维修方案项目执行情况的跟踪和可靠性分析,以机队实际运行数据为背景,提出对维修方案项目管理系统性的优化和管理方法,以使航空公司的维修方案更加符合机队的实际使用和维护特点,进一步提高机队的运行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和提高航班准点率。 相似文献
129.
建立了带弹性支承和阻尼器的航空发动机低压柔性转子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态计算以及临界转速处的响应计算。在考虑临界转速约束与“临界跟随”现象约束的条件下,综合模态不平衡影响因子、弹支应变能占比以及套齿连接结构稳定性构造了可容度评价函数,建立了低压转子系统的“可容模态”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并搭建了低压转子实验系统,从模态测试实验、阻尼器减振实验以及长时间“共振”实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为计算的临界转速与实际测量的临界转速最大误差为3.86%,阻尼器在1阶与2阶临界转速处的减振比最大可达45.6%,实验转子系统在1阶与2阶临界转速处各完成了长达412.5 s和429.8 s的“共振”实验,共振过程中转子系统各通道振动单峰值稳定在100μm以内,且无次谐波产生。表明了所建立的航空发动机低压转子系统“可容模态”优化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0.
提出一种点接触齿轮副,在已知齿面上根据设计需要确定接触迹线,推导其共轭曲线,将齿廓曲线沿共轭曲线扫掠后形成轮齿齿面,构建与已知齿轮正确啮合的配对齿轮,并推导该齿轮副的滑动系数计算方法;以渐开线内齿轮为已知齿轮,设计以抛物线齿面作为轮齿齿面的配对齿轮,进行齿轮样机制造和效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齿轮副在啮合过程中时刻保持点接触状态,啮合点沿着理论接触迹线移动,与理论分析一致;滑动系数的大小取决于齿轮两端选取啮入点和啮出点所对应的渐开线参数值范围;实验后齿轮副实际接触迹线与理论接触迹线一致,且效率稳定在97.2%~98.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