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7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203篇
航空   3063篇
航天技术   432篇
综合类   397篇
航天   161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美国空军和NASA最近达成共识,同意继续对建造联合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RLV)试验机进行评估。在一项为期4个月的研究中,通过对美国空军和NASA进入空间的技术和需求等方面的仔细分析,研究小组建议空军和NASA一起研究建造联合操作试验机的可行性。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相似文献   
32.
搜索雷达抗有源噪声干扰效果定量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有源噪声干扰对搜索雷达的影响 ,综合战术对抗、技术对抗、功率对抗三方面 ,探讨了搜索雷达干扰环境模型设计、抗干扰指标体系的建立、抗干扰效果评定标准以及抗干扰效果试验实施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搜索雷达抗噪声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 ,该方法立足国内现有设备 ,可操作性、可比性强 ,可直接应用于搜索雷达的抗干扰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33.
概述了安全自毁系统在航天型号研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编制高质量《安全自毁系统设备设计规范》的必要性,论述了编制其设计规范应把可靠性、安全性放在首位,并在设备的设计、功能和线路的设计等方面,应尽量采用成熟技术、安全电路和成熟线路,以保证编制的《安全自毁系统设备设计规范》实用、有效和可操作。  相似文献   
34.
35.
36.
航行情报是直接为保证航空器安全、正点、效率和效益所提供的必需的航行资料。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十五规定:每一个缔约国应提供航行情报资料服务。航行情报资料的提供不是一般的资料供给,它是某种信息的传递和报道,以及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根据情报编写成完整系统的资料,供飞行人员、航空技术单位组织和实施飞行,及从事与保证飞行安  相似文献   
37.
动态网页生成技术是基于B/S体系结构应用的基础技术手段之一。在B/S体系结构下,常用于保存会话信息的手段是COOKIE技术。由于Cookie允许客户端读写访问。所以存在会话信息被客户端篡改的可能,从而使服务器受到客户端的欺骗。这一欺骗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基于B/S体系结构系统的信息安全。本文从网络安全理论着手,探讨了利用信息摘要技术,通过散列函数摘取出固定长度的信息摘要进行加密、解密和比较验证,实现防止动态网页中会话信息被客户端篡改之目的。  相似文献   
38.
《中国民用航空》2006,(10):26-26
由欧盟各成员国代表组成的欧盟民用航空安全管理委员会9月27日通过了欧盟委员会提出的航空旅客安检新规定。新规定重点对旅客随身携带的液体饮料予以限制,以防止恐怖分子利用液体爆炸物发动恐怖袭击。  相似文献   
39.
2004年6月初,台湾“行政院”通过总额6108亿新台币的“特别军购预算”,以“霸王硬上弓”的方式要求“立法院”尽快通过这笔预算。虽然对台湾安全做出一定的投资有其必要,但是,军购预算的通过如果不能以“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那不啻是以“台湾安全”之名绑架“国会”、绑架人民。  相似文献   
40.
介绍了一种专用于瞬时故障环境的纠错方案;说明了它的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过程。根据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计算了该系统的可靠性。把它与具有相同的参数的单机系统、三楼冗余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系统具有较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