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65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智能化是数控加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数字孪生的出现为传统数控加工的智能化提供了新思路,如何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增强数控加工的智能性,这一点还缺乏深入研究。从感知、理解、推理和服务4个层面详细论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数控加工智能化上的增强作用,并与传统加工过程进行对比,结合自主研发的GrapeSim数字孪生系统,说明数控加工智能化的技术实现路径。该系统已在中国商飞生产线上得到验证,进行了大量针对实际加工零件的测试工作,显示出了对加工智能化的提升效果和数字孪生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2.
飞行载荷测试技术对飞机的载荷设计、强度试飞以及寿命监控等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复杂翼结 构气动载荷的实时在线分布测试,提出基于精细化有限元仿真数据驱动的载荷反演方法;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建 立神经网络代理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构建典型载荷下的结构响应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将基于深度学习 方法的翼面载荷反演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总载荷的平均误差约为0.2%,压心位 置误差约为1%,该方法可以使用少量的应变测点数据对整个翼面结构的载荷分布实时反演与重构。  相似文献   
43.
44.
面向航天器在轨装配的数字孪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建航天器在轨维修维护能力是确保空间系统长期稳定工作的有效途径,而对于空间环境中的在轨装配过程的模拟、监控、诊断和预测,目前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缺乏整体解决方案。提出采用构建航天器数字孪生体的方式,来抽象表达航天器完成在轨装配的过程、状态和行为。首先分析了在轨装配航天器的结构组成及功能需求,然后系统阐述了航天器数字孪生体的数据组成、实现方式和作用,最后给出了航天器数字孪生体在设计、制造和在轨服务阶段的实施途径,并对航天器数字孪生体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5.
晓昊 《太空探索》2007,(5):16-19
太阳是地球的生命之源,但这个脾气有些暴躁的火球也经常对地球人的生活造成威胁。为了摸清它的脾气,了解太阳磁场中蕴藏的能量以及该能量对地球的影响,对最剧烈的太阳活动——耀斑进行研究,以期最终实现“太空天气”预报,2006年10月25日,美国用德尔它-2火箭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对孪生太阳观测卫星——“日地关系观测台”(STEREO)。  相似文献   
46.
动力电池在长时宽温域运行时,其使用性能、寿命和安全性随时间动态演变,存在单体性能不一致、系统容量快速衰减或内部缺陷诱发的电池热失控等问题,需要全气候、全生命周期电池精准管理技术。突破智能化管理的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字孪生电池为提升电池管理能力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已逐步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之一。围绕动力电池精细化管理技术发展趋势,针对数字孪生动力电池构建需求,从系统建模与管控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数字孪生电池建模的基本准则,系统性阐述多维度、多尺度、多物理场融合的数字孪生电池的构建方法,并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分析了某电池数字孪生的实践案例,探索了数字孪生电池在生产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场景下的应用可能性,为电池管理技术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47.
数字孪生是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数字纽带。作为一种前沿技术,数字孪生技术通过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能够实时、动态地反映真实物体运动状态。目前传统航天制造中存在着动态响应能力不足、部门间信息整合能力差、地面伴飞系统建造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探讨数字孪生技术在航天制造领域下的应用集成方案,旨在为传统航天制造业改进提供思路。首先介绍数字孪生技术提出的背景及其概念,其次论述数字孪生相关技术,随后探讨了数字孪生在航天制造车间管控、控制系统智慧仿真、航天器数字伴飞等场景下的应用模式,最后总结数字孪生技术在航天应用中的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48.
针对类内干扰影响基于个体人员特征目标跟踪算法的精确性和鲁棒性问题,分析当前跟踪算法在个体人员跟踪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语言先验知识引导辅助跟踪器的方法。在视觉跟踪器的基础上增加语言引导分支,对跟踪目标产生注意力,从而减少对类内干扰的影响。利用位置置信度进行回归目标框定位的方法解决基于孪生网络目标跟踪算法中利用分类置信度定位候选目标框的局限性,实现跨模态信息融合提升特定目标跟踪的精度。为提升所提模型对特定人员目标跟踪的针对性,构建了跨模态的人员目标跟踪数据集用于训练和验证。实验表明:所提模型应用于个体人员跟踪时表现更佳,其有效性得到了证明。   相似文献   
49.
数字孪生技术具有虚实融合的特性,智能车间数字孪生可以使生产过程透明化,利用实时数据可以有效指导车间生产。为实现基于数字孪生的生产过程可视化管控,提出了面向生产过程的智能车间数字孪生建模及应用。首先,建立了智能车间数字孪生系统体系架构。然后对系统实现的3项关键技术——基于点云拟合的三维几何模型构建方法、面向数据交互的对象链接与嵌入的过程控制统一架构(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for process control unified architecture,OPC UA)信息建模方法、以及多源异构数据集成及虚实映射数据快速匹配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对某发动机制造车间进行了数字孪生的实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刘治东  张群  罗迎  李瑞 《航空学报》2022,43(2):347-356
频谱弥散(SMSP)干扰是针对线性调频(LFM)脉冲压缩雷达的一种有效干扰手段.基于干扰信号的时频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孪生波形设计的频谱弥散干扰抑制方法.首先,利用初始脉冲发射LFM信号,对受干扰回波进行Gabor变换得到时频分析结果,并估计干扰子脉冲数;其次,基于干扰子脉冲数设计第2个脉冲发射的孪生波形;然后,设计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