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128篇
航天技术   60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7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0,(4):F0002-F0002
<正>7月14日至18日,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返回与回收专业组2010年学术交流会在成都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等15家单位的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返回与回收专业组顾问唐伯昶总师、专业组组  相似文献   
92.
长久以来,一稿多投在媒体界被视为一种十分不齿的行为.一稿多投现象的产生,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论文从一稿多投的产生、一稿多投的现实因素、一稿多投与学术失范的本质区别、著作权法对投稿及发表权的相关规定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论证了一稿多投与学术失范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论文归纳了四点结论:(1)发表权是著作权的基本权利,作者对自己作品的发表权有自由行使的权利,无论次数多寡;(2)作品的问世是人类共同智慧的一部分,传播受众越多越好;(3)一稿多投是作者依法行使发表权,媒体不能用强势手段对抗或剥夺;(4)在对待一稿多投的问题上,媒体长期以来的强势地位是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93.
2006年1月10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会2006年工作会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逸夫科技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领导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马兴瑞副总经理、张履谦院士、屠善澄院士、余梦伦院士,常务编委、科技集体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21基地赵军副司令员等编委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参加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94.
易林  迟惑 《航天》2014,(5):12-12
4月10日,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通信卫星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成功发射三十年学术报告会”,总结了我国卫星通信应用三十年来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为推动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在我国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95.
《航天器工程》2010,(5):11-11
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桂荣倡导陆续出版空间飞行器(航天器)设计专业系列教材,为培养高级航天人才服务。此系列教材是国家“十一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是航天一线专家的学术专著。日前由胡其正研究员、杨芳研究员编著的系列教材之一——《宇航概论》已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96.
为贯彻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方针,发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对外交流和学术研讨平台作用,重点实验室在2012年度6-7月份持续组织开展  相似文献   
97.
《载人航天》2014,(2):F0002-F0002
<正>为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工程学术建设,促进载人航天领域学术技术交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拟于2014年10月召开第3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本次会议围绕载人航天发展战略、载人航天工程技术、载人航天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载人航天基础研究、载人航天成果应用及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前沿技术等专题组织研讨交流。现将研讨会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征文应紧紧围绕空间站工程研制建设、空间站应用工程、载人深空探测等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98.
前言     
2008年10月,由行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八届行进功能复合材料抚摩学术交流会"在湖南张家界市成功举办,会议收到科技论文74篇,参会正式代表67人,在论文和参会人员数量两方面与往届交流会相比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9.
<正>为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工程学术建设,促进载人航天领域学术技术交流,拟于2014年10月召开第三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本次会议围绕载人航天发展战略、载人航天工程技术、载人航天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载人航天基础研究、载人航天成果应用及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前沿技术等专题组织研讨交流。现将研讨会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征文应紧紧围绕空间站工程研制建设、空间站应用工程、载人深空探测等重点领域,突出创新性、学术性与工程应用。具体包括:(一)体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作用,反映载人航天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宇航学报》2007,28(1):F0002-F0002
一、概况 中国宇航学会发射试验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宇航学会所属专业委员会之一,是从事运载火箭、卫星发射试验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组织;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广泛开展学术活动,促进我国运载火箭、卫星发射试验技术现代化是本专业委员会的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