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86篇
航空   527篇
航天技术   276篇
综合类   275篇
航天   41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什么样的服务能让人体验一次就能记住,什么样的服务最暖人心?毋庸置疑,只有特色服务能让人眼前一新,只有真诚服务才是最暖人心。巍巍井冈山脚下,有一个军民合用的支线旅游机场——井冈山机场。那里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迎接着四海宾朋——"映山红"贵宾班组。班组名是以井冈山映山红花冠名的,其寓意为贵宾服务真挚而热情。该班组始终以"我们的服务只会进步,不会退步"作为服务宗旨,她们优质的服务水平得到了各界宾朋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飞机全电刹车系统模型的分析,结合迭代学习控制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新的全电刹车系统的控制律。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仿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表明控制律的设计基本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3.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相机的小型多旋翼无人机的连续避障策略。所提出的方法包括深度估计和导航决策两个模块。其中,在深度估计模块采用条件对抗网络对无人机采集得到的RGB图片进行训练预处理,在导航决策模块采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实现无人机的连续避障。在此基础上,对DDPG中的Actor网络进行改进,通过使用多模态网络代替原有策略网络,从而抑制无人机飞行震动,提高避障能力。最后,在Airsim仿真环境中进行测试,实验表明所提算法模型经过训练能够使无人机成功躲避障碍物并到达指定目标点,与原有算法相比避障轨迹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4.
本文针对无人机航拍目标检测技术中目标聚集、目标较小及实时性差等问题,将YOLO V5的主干架构进行改进,简化Neck网络,提出了一种提高检测速度又能准确识别的无人机航拍图像检测技术方案。经过仿真实验测试,改进后的YOLO V5网络在保持识别精度的同时,检测速率提升了31%,满足无人机在航拍作业时对于准确性与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5.
66.
认知风格是学习者习惯性的认知特点,它相对固定。不同学习者往往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在二语习得理论中,认知风格被视为学习者个体内在因素之一。研究认知风格对于教与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中国航天》2009,(5):3-7
4月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党组书记、总经理马兴瑞在学习实践活动专题会上,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战略性的思维作了题为《全面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 努力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学习报告,阐释了集团公司对标国际一流、构建新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思路。现将报告摘要刊出,供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68.
闫赫 《空中交通管理》2010,(3):32-33,15
作为民航空管基层运行单位的一名青年党员,笔者认真研读了李家祥局长关于持续安全理念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近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和安全生产运行实际,谈谈学习实践持续安全理念的一点粗浅体会,以期抛砖引玉.共同为空管系统的安全和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9.
左永亮 《航天员》2011,(2):20-21
如果我们死了,我们希望我们的人民能接受它。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充满风险的事业,因此我们希望无论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要延误航天计划的进行。毕竟,探索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格斯·格里索姆阿波罗1号飞船指令长半个世纪以来,载人航天取得了无数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航天灾难。根据公布的资料,至今已有几十名航天员为太空事业献出了生命。他们志在太空,却魂归大地,令人扼腕叹息。在载人航天新的五十年里,航天员这一职业承载的使命将越来越重要。探险者们将继续他们未竟的事业,把人类的探索精神带到太空,在群星之中找到新的港湾。这也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70.
贺鹏梓 《航天》2012,(1):30-33
2012来了,传说中和电影里描述的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吗?其实只要具有科学与理性精神,就会认识到“末日预言”只是谣言而已。本刊同时选编《2012,世界末日还是谣言末日?》及《彗星会撞上地球吗?》两篇文章,一方面是辟“世界末日”之谣,另一方面,是想提示人类应有危机意识,通过科学手段找到应对可能发生的地球灾难的办法。毕竟居安还要思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